文档介绍:茶产业调研报告怎么写
?等方式,深入省茶科所、坦洋村以及我市8家茶企调研;同时,还前往福鼎和武夷山市考察学习。7月29日,调研组召开座谈会,与茶业局及相关单位、茶企、合作社座谈交流,广泛听取意见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茶产业情况
茶业是我市传统支柱产业,福安生产茶叶历史悠久,是久负盛名的闽红“三大工夫”之首“坦洋工夫”红茶的原产地,先后获得“中国茶叶之乡”“全国十大重点产茶县”“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国家级茶叶标准化示范县”“全国无公害茶叶示范基地县”“全国绿色食品(茶叶)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县”等称号。
一产业基础较为扎实。据统计局数据,20xx年有茶园面积278392亩,为宁德市第一,产量24409吨。其中,红茶产量8939吨,%;绿茶产量13534吨,%;青茶产量971吨,%;白茶产量965吨,%。20xx年,,。2016年1至7月底,,。基本上每个乡镇都有种茶,面积1万亩以上的乡镇10个,产量1千吨以上乡镇9个(见附表)。全省唯一省级茶业科研机构——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设在福安。茶树良种率98%,良种繁育形成规模,拥有生态茶园5万多亩,有机茶示范基地6个,面积3000亩,绿色食品原料(茶叶)生产示范基地12个,。有工商登记茶企、茶叶专业合作社共601家(其中茶企346家),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102家,龙头企业省级17家、宁德市级35家、福安级30家,示范社国家级2家、省级2家、宁德市级8家、福安市级10家。20xx年,茶企纳税1678万元。
二产业发展得到重视。市委、市政府把发展茶产业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脱贫致富的重要民生产业,专门成立了茶业发展领导小组,努力实施以“坦洋工夫”为重点的公共品牌战略,先后研究出台了《关于扶持茶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现代茶产业发展的意见》《福安市现代茶产业发展五年规划》(2012-2016)等文件,不断加大对茶产业的扶持力度。2014年,专项资金投入达1200万元,20xx年,在财政困难情况下,也投入700万元用于发展茶产业。鼓励和支持茶企自营出口,对符合《出口茶叶生产企业注册卫生规范》获得商检局颁发证书的企业给予补助5万元。
三茶叶质量稳步提高。率先在全省茶业系统建立茶叶质量检测中心,每年定期对各乡镇春、夏、秋茶叶进行无偿抽检。开展茶叶禁、限用农药法律法规与科学指导茶农合理使用农药知识宣传,从源头管理上堵住茶叶禁、限用药流入市场。目前,禁、限用农药“三氯杀螨醇”“氰戊菊酯”“灭多威”以及含“灭多威”成分的农药在市场上逐步消失。积极组织25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合作社示范社认真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推进茶叶标准化生产,至今完成79家加工厂清洁化改造和160家初制厂改造升级。
四品牌建设取得成效。近年来,“坦洋工夫”先后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中国
商标”“中国驰名商标”“福建十大名茶”。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红茶工作组设在福安,“坦洋工夫茶制作技艺”被省政府列入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入选“2016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十强”,。有省著名商标13件(占福安市食品行业著名商标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