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妖怪文化:人心与社会的一面镜子.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妖怪文化:人心与社会的一面镜子.doc

上传人:临近再说 2021/11/23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妖怪文化:人心与社会的一面镜子.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妖怪文化:人心与社会的一面镜子
妖怪这一物种在千年史册中,是不入流的坊间茶肆之谈,但只要进入东方文明的范畴,便不能绕过妖怪文化。妖怪相比神祇更贴近市井,更能丰满地体现民间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是世人心理与社会文化的一种映射。
妖怪究竟是什么
身处被传统文化深深熏陶过的土地上,我们都会对某些具备民族及地域特征的妖怪并不陌生,甚至还抱有深刻的感情:比如杭州雷峰塔下的白蛇、涂山的九尾狐与花果山的石猴。毋庸置疑,它们身上都深深烙印着这片土地上某些不言而喻的东西,甚至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符号。
然而在真正讨论妖怪之前,我们必须先问清楚一个问题,那就是什么才是我们字面意义上的妖怪?
作为妖怪文化最为繁盛的邻邦,日本的相关研究者将妖怪定义为一切不可思议之事物。
而在妖怪的始祖发源地中国,它们的定义演化则要更为复杂一些:《说文》一书中将衣服歌谣草木之怪谓之祅(同妖),意思是穿着打扮怪异;歌谣中有隐喻之辞;草木长势奇特则被称为妖异。
在《左传》中有天反时为灾,地反物为祅。意思是天产生反时令的气候就是天灾,而地上出现反常的事物,即为妖。
到了东汉王充的《论衡》中,妖怪被进一步定义为性能变化,象人之形,即更为接近现代人对妖怪的定义万物之老者,其精悉能假托人形,以眩惑人目,而常试人(《抱朴子登涉篇》)。即地上一切反常之物俱可以妖怪相称,这是广义的妖怪;而万物老而成精,能化人形而惑人者,即为狭义的妖怪。
而记录这些妖异之事的书文笔记,则被称为志怪之说。
在中国历史上,志怪作品的数量与流传之完整度恰好与官方的态度形成了鲜明对比:从干宝的《搜神记》到祖冲之的《述异记》,从冯梦龙的《古今谭概》到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志怪小说因其不入流,反倒是奇文泱泱、雅俗共赏。
除了其本身所具备的吸引读者的猎奇性、可读性以外,志怪小说与妖怪传说中还承载着源于文人的失意与浪漫,以及来自民间的善意与慧黠。
妖怪文化所包含的分支有巫文化中的方志、图腾、物象崇拜等内容,也包含民俗文化中的艺术创作、民间信仰及历史碎片化再创作的内容。妖怪即为中国古代文化中地反之物的统称。
源于最原始的恐惧与敬畏
妖怪的产生起初是出于人们对自然和未知的恐惧与敬畏,人们用神明发怒去解释风火雷电,把凶疾恶病当成是妖怪作祟,把自己看不见、摸不着、无法控制的力量统统称为妖怪。
《山海经西山经》:有鸟焉,其状如枭,人面而一足,曰橐,冬见夏蛰,服之不畏雷。反映了原始先民对自然本能的敬畏心理和强烈的征服欲望。
而《岭表录异》卷下中记载的海鰌则很可能就是鲸鱼:广州的船经过海南岛去越南贸易,有时能看到十几座山,篙工说,这不是山岛,而是海鰌的背,海鰌的眼睛无比明亮,背上的鳍像红色的大旗,海鰌喷气的时候水汽在空中散开,风一吹就像下雨一样。
在中国古代传说中,妖怪的出现还往往预示着疫病和灾难。汉代董仲舒大力鼓吹天人感应,于是人们往往把一切灾祸都归于妖异,并把妖异之事物与现实政治联系起来,认为妖异事物是凶险不祥之物。
也正是因为如此,大量的妖怪以负面形象在当时的文艺作品中出现,例如祸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