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erp实验总结报告》
一.实验目的:
深刻体会ERP的工作原理,熟悉并掌握ERP各个模块的业务流程。全面掌握个管理模块的相互关联,进行综合管理和配置。运用ERP工具进行经营决策管理。
二.实验流程及步骤
实验在虚拟的企业即深圳绿色原野公司基础上进行。它是一家制造和销售为主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生产和销售组装电脑和品牌电脑两种产品。通过实验,让我们全面了解的企业的生产制造、供应链业务处理、财务会计的全过程。实验内容1)账套管理2)账套初始化3)用户管理4)生产数据管理5)业务模块实战6)财务模块实战7)财务账簿和报表8)期末结账实验步骤1)建立帐套
2)录入初始数据、基础设置3)新增用户、用户权限设置
4)BOM档案的录入、审核与使用、查询5)销售报价单处理6)销售订单处理7)物料需求计划8)采购订单处理9)外购入库处理10)委外加工入库处理
11)总账、应收应付、存货核算等系统参数设置
12)总账、应收应付数据录入13)采购发票录入、审核、钩稽14)外购入库成本核算15)委外加工入库成本核算16)销售发票录入、审核、钩稽17)收、付款单处理18)材料成本核算19)生成各项凭证20)总账凭证处理21)账簿查询
22)报表查看与自定义报表23)结账
三.实验中的问题及经验总结(一)用户组和用户权限设置
系统默认administrator这一用户为管理员,其权限最大。管理员可以在中间层修改其密码,也可以在进入K3系统主控台时修改。Administration根据实验手册的要求生产计划组、工人、采购、销售、仓库、财务用户组进行设置和授权。
权限设置是从企业管理的全局出发,遵循职责分离、相互牵制,通过角色的分工加强对企业的内部控制,确保企业的良性运转。这让我深刻回味了《企业内部控制》这门课的内容,将书本知识与实际充分结合。需要提到的是,为方便实验操作,实验中的发货,仓储部门主管,货物验收入库都是有何佳一人完成,而在实际工作中都不需有不同人承担这些不同的工作。
(二)基础资料设置
K3使用前,必须设置好基础资料,基础资料是运行K3系统的基石,有点像做房子前要准备好材料一样。基础资料的准备顺序基本上就是系统默认的顺序。一般处理顺序是:币别、凭证字、计量单位、结算方式、仓库、仓位、部门、职员、科目、客户、供应商、物料。
基础资料录入的是否正确直接影响到后面实验的正确性和效率,因而老师在实验中反复强调要检查基础数据。在实验中,我们组三个人录完数据后,分别检查除自己所做部分外的数据。
要充分利用快捷键F7和复制键,提高实验效率。针对系统中西存在的可选数据,可通过F7键来选择录入,节省输入时间;针对一些重复数据,以“供应链初始化”为例,录入硬盘信息时,可以直接复制cpu的信息,然后修改一些不一致的数据,极大提高操作效率及正确性。(三)供应链业务的处理强调角色分工
以采购业务为例,一般的采购业务流程涉及采购申请单---入库通知单---采购入库单--采购发票。由采购部吴伟、仓储何佳、财务周化分别制单。
在刚开始操作时,我们组是按业务分工录制,结果导致数个单据的制单人是同一个人。最后不得不花了几个小时的时间进行更正。这给了我们极大的教训,在实验时务必分工明确。不过在操作后期,随着我们熟练度的提高,我们是一个人开多个窗口,一个人独立完成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