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1
文档名称:

幼儿园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doc

格式:doc   大小:42KB   页数:3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幼儿园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doc

上传人:1485173816 2021/11/26 文件大小:4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幼儿园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 1 页
一、小班新生幼儿入园不愿意午睡、一睡觉就哭闹不住,注意力不好转移怎么办?
答: (1)在园:不要强求她睡——找到她喜欢的玩具/爱看的书……——边跟她玩,边聊天——引出:玩累了睡觉的话题如果累就睡一会——帮她找朋友挨着朋友睡——建立安全感和依恋情趣。
(2)跟家长沟通:配合幼儿园的作息时间、常规——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建立幼儿自信——引导幼儿及人交往——帮助幼儿建立规则意识——养成必要的****惯。
二、老生上幼儿园还整天哭怎么办?
答:(1)跟家长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升入了解孩子的****惯、性格、爱好。
   (2)老师在幼儿园帮助她找几个好朋友;
   (3)老师每天抽出几个时间段(哪怕是5分钟)陪她。让其建立对教师的安全感。
   (4)认真的观察孩子的喜好,教师可以从孩子的爱好入手。
   (5)建议家长在家里多带孩子看一些上幼儿园孩子的活动场景,让其熟悉、了解幼儿园 生活的意义,慢慢悦纳幼儿园生活。
第 2 页
三、刚入园的幼儿做错了事,老师批评也不怕,甚至还动手打老师怎么办?
答: 1、家庭教育的不正当方法造成的;
2、教会幼儿在遇事时如何沟通,交流。
3、孩子犯了错误,老师可以采取严肃的态度,及孩子交流,但不批评,因为孩子叛逆。
(4)及家长沟通孩子在家是否存在此现象,如果有,引导家长
四、刚入园的幼儿不爱说话,脾气倔老师该怎么和他沟通?
答: (一)在园:
1、用心观察孩子的喜欢什么---跟孩子聊她喜欢的话题
2、帮助他找朋友---多给他几个拥抱---多给她几个眼神交流---多跟她聊几句天---通过不同的途径建立孩子对教师的安全感
(二)要求家长:
1、跟孩子讲有关幼儿园的情景,进一步了解幼儿园的生活,建立对幼儿园的安全感;
2、让孩子了解幼儿园是我们成长的象征。长大的宝贝一定会经历幼儿园生活的
第 3 页
3、多引导幼儿回忆在幼儿园里有几个和自己游戏的小朋友。
五、新生不愿意进教室,喜欢在外边玩怎么办?
答:1、没有适应幼儿园一日常规,慢慢建立幼儿对一日生活常规的认识。
2、如果出去玩就会减少哭的时间,可以对新生放宽政策。
3、户外玩时,教师通过语言引导幼儿认识幼儿园的生活秩序。
六、爱咬人的孩子,老师应该怎么办?
答:1、长牙发痒而引起的咬人行为;对策:给宝宝一个可以满足咬的需要的替代品。
     2、咬人是一种发泄。对策:让宝宝多玩安静的游戏,或者尽可能保证孩子睡眠的充分。
    3、出于好奇的模仿。 对策:明确地告诉宝宝,咬是不好的行为。
    4、口的敏感期延后的表现。对策:分散幼儿的注意力,并引导幼儿学会换位思考。
    5、自我意识的表现。 对策:引导幼儿学会使用语言表达         
 七、家长不相信老师的话,就相信孩子说的,老师该怎么做?
第 4 页
答:1、沟通太少没有建立起家长对教师的信任感。
2、带班教师一定随时、和时跟家长保持沟通顺畅。
3、遇到问题如何解决:先说孩子的表现,再说出现此表现的原因,最后引导家长找出解决此问题的方法,切忌以训斥/埋怨等态度及家长沟通孩子的问题。
八、老师应该怎样和爱找事的家长沟通?
答:考虑在什么情况下找事。如果属于无理取闹可以适当的采取冷处理的方法。待到心情平和是时再跟家长沟通交流。
如果是因为某些意外事故,教师工作的不主动性,就要调整幼儿园的工作规程。遇到哪些事情应该如何处理,例如:幼儿在园摔伤了,必须和时跟家长联系,和时伤势没有到住院的地步,家长也有对孩子在园情况的第一知情权)
九、孩子回家不愿意展示在幼儿园学****的知识,老师应该怎样和家长解释?
答:1、引导家长用游戏的方式检验幼儿在园学****的内容。
2、家长把把孩子当做小老师。
3、教师做好学****情况公示。让家长随时知道孩子在园的学****情况。
第 6 页
十、孩子在幼儿园犯错误,老师和家长说的时候,家长不但不解释,还特别袒护孩子,老师如何和这样的家长沟通?
答:1、教师调整自己的沟通方式。根据不同家长沟通方式有别,(例如:比较袒护孩子的家长需婉转些)
    2、沟通步骤:说孩子出现的现象——说孩子出现此现象的原因——说***处理的方法。
十一、老师如何对待爱说谎的幼儿?
答:一、 无意说谎
1. 满足愿望的心理(幼儿有时会把幻想、愿望及现实混合在一起)。
2. 理解性心理错觉(幼儿常因认识不足和理解错误产生心理错觉,用想像的情节代替记忆不确切的情节。于是便出现了“说谎”现象)。
3. 自信眩的萌动(幼儿由于理解问题的简单化和不善于分辨想像及现实,往往不切实际地说“大话”,夸“海口”)。
二、 有意说谎
1. 取悦家长,虚夸成绩(作为教师,应当注意经常和家长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