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文档】第 2 页
加强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陶行知先生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他毕生致力于我国的教育事业,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他的“智育注重自学”的教育思想,对我们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他说:“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学生学”就是教学生自己会学,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这使我倍受启迪。多年来,我在语文教学中努力实践陶行知这一教育思想,增强主体意识,让每个学生都走进教学的全过程,尽量让学生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动手操作。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获取知识的基源
陶行知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先生如果只“教”或只“教学”,这是把学生当作“容器”,被动地接受知识,调动不起学生的积极性,也不能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先生只有“教学生学”,交给学生学习方法和钥匙,启发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才能“探知识的本源,求知识的归宿”。“因为先生不能一生一世跟着学生,热心的先生固然想将他的所有传给学生,然而世界上新理无穷,先生安能把天地间折奥妙为学生一齐发明?”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在学校里获得一种学习能力比学习知识本身更重要。有了这种能力,即使离开了老师,离开了课堂,他们照样能获取知识。当今时代知识更新非常快,过去那种在学校里十几年所学到的知识毕业后受用一辈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教师要在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只有不断地充电、加油、完善、更新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这也是当今社会所提倡的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 W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设疑问难。设疑问难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方法。陶行知指出:“学贵知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不疑则不进,这个‘疑’字我当重用它。”预习时,学生会把教材的内容进行综合、归纳,并不断地发现教材中的疑难点。遇到问题后,要学会多问几个为什么,“行是知之始,学非问不明”。“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学生遇到问题首先应自己想办法解决,如果自己实在没有能力解决就会带着问题去听课,这样,教学效果也就提高了。这种先预习再归纳最后带着问题听讲的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过程
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文档】第 2 页
2、课堂教学 这是教学最重要的阶段,更要注重教学方法,目的就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提高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新课标倡导的教学理念是:“教学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索问题。虽然学生课前对一些问题做了梳理,但是在课堂上是否敢问、会问还是一个问题,那么怎么调动学生敢问、好问和会问呢?首先,教师只有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才能解除学生紧张恐惧的心理,才不会让学生产生冷漠呆滞的神情,学生才能成为课堂的主人,也就敢于提出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孩子的思维发展是从疑问开始的,不懂的敢于问出来,也就充当了课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