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
文档名称:

规范血培养及微生物标本送检.ppt

格式:ppt   大小:817KB   页数:2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规范血培养及微生物标本送检.ppt

上传人:相惜 2021/11/30 文件大小:8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规范血培养及微生物标本送检.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规范血培养及微生物标本送检

编辑ppt
主要内容
微生物标本送检要求
规范采集和送检血培养
编辑ppt
微生物标本送检的意义
协助明确病情诊断
推测病情进展
观察病情变化
制定正确的治疗措施
有利于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和延缓耐药菌的出现
编辑ppt
重视无菌体液标本
无菌体液标本价值更高,临床意义更大!
无菌体液包括:血液、脑脊液、胸腹水、中段尿、关节液、脓液、其他无菌体液或分泌物等。
血培养结果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都有极为重要的临床意义!
编辑ppt
目前国内血培养存在问题
采血指征了解不够,送检率低
不正确采样(如采血时机不合适、采血套数不够,采血量不足、采血部位不对、标本暂存不当)
污染问题
阳性检出率低
检验周期过长
厌氧培养不受重视等
编辑ppt
关于血培养指证
患者出现以下一种或同时具备几种临床表现时可作为血培养的重要指征:
体温:发热(≥38℃)或低温(≤36℃)
寒战、休克
白细胞增多:>,特别有核左移现象时
粒细胞减少:<
血小板减少,皮肤黏膜出血
昏迷、多器官衰竭、血压降低、呼吸心率异常加快等
局部感染:肺炎、尿路感染、脑膜炎、…等
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
其他:如CPR\内***、PCT等升高时
编辑ppt
血培养对CAP、HAP的检出率
CAP菌血症发生率:
住院患者:4%~14%
重症患者:18%
大多数CAP的指南推荐住院的患者进行血培养
HAP菌血症发生率:10%~30%
所有怀疑VAP的患者均应进行血培养
编辑ppt
关于采血时机
研究表明:细菌通常在寒战和发热前1小时入血,此时为采集血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的最佳时机;
采血应尽可能在抗菌药物之前进行。
若患者已接受抗菌药物治疗,则应选用含抗菌药物吸附剂的培养瓶进行血培养。
编辑ppt
关于采血套数
CLSI(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建议(2007)
对于每位需要血培养的患者需要采取2至3套
对于成年患者的血培养,只采单一的血培养是不允许的,因为单一的血培养的结果的临床意义很难解释。
对怀疑菌血症、真菌血症的***患者,推荐同时或短时间间隔(10分钟内)从不同部位(如双臂)每次采集2~3套标本,每套应包括一个需氧瓶和一个厌氧瓶
采血培养后的2至5天内,不需要重复采血培养,因为治疗后的2至5天内血液中的感染细菌不会马上消失。
编辑ppt
何谓血培养“双侧双瓶”?
血培养“双侧双瓶”或“双管双套”,是指从一个采血部位采血接种一套培养瓶,再从另一部位采血接种另一套培养瓶。
***一套血培养:应该包括需氧瓶和厌氧瓶各一个,也叫“一份”
一次穿刺采血,算“一套”,采集第二套应从另一个穿刺点获得
儿童一般只做需氧培养,但仍需从多个部位采集多次,特殊患者才考虑厌氧培养
编辑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