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拿来主义》创新教案.doc

格式:doc   大小:25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拿来主义》创新教案.doc

上传人:nracyx 2021/12/1 文件大小: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拿来主义》创新教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拿来主义
一、点击目标:
1、领会文章深刻的思想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2、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
3、学习形象化说理的方法
二、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1——7段。

一、激趣导入: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外开放,犹如一江春水,势不可挡。于是如何对待外来文化,如何对待中外文化之间的交流,,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鲁迅先生就曾专门著文,对此提出了自己的主张,这就是他的著名杂文——《拿来主义》。 (精品文档请下载)

二、合作、探究
多媒体展示排除法解题思路
问题1:我们先看课文的1-—。快速阅读,把作者提到的几种做法一一找出来。 (精品文档请下载)
明确:A、闭关主义 B、送去主义 C、听凭送来 D、“送去”之外,还得“拿来”.

问题2:那么,作者选择的是哪一种做法呢?

明确:作者认为正确的做法是:“送去”之外,还得“拿来”。

问题3:那么作者是如何排除(否定)其它做法的呢?(1)“闭关主义”是怎么做的?(2)“闭关主义”是否行得通呢?为什么?

明确:(1)闭关主义的做法是:“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也就是彼此不交流。(2)闭关主义”“给枪炮打破了大门” 也就是用武力逼迫,“又碰了一串钉子”.于是排除(否定)了“闭关主义”的做法. (精品文档请下载)
问题4:“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 。作者这样说有依据吗?其论证方法是什么?

明确:有依据。“先是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 “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其论证方法是例证法(举例论证)。 (精品文档请下载)

问题5:作者又是用什么方法否定“送去主义"的呢?

明确:通过与尼采的类比,作者指出“送去主义"的危害--“当佳节大典之际”,我们的子孙“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也就是必沦为乞丐。 (精品文档请下载)

问题6:理解下面这几个句子。

(1)“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加点的词语有什么特点?

明确:准确、生动和奚落。

(2)“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活人”指的是谁?是不是一种进步?为什么?因此,加点的文字带着什么意味? (精品文档请下载)

明确:“活人”指的是梅兰芳博士;不是一种进步,因为本质上还是“送去主义";因此加点的文字是反语.

(3)“当然,能够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究竟是不是见得丰富和大度?为什么?因此“丰富”和“大度”两个词带有什么意味? (精品文档请下载)

明确:—-句子(1)语带奚落,而且 “送去主义"会使我们的子孙沦为乞丐。因此,“丰富”和“大度”这两个词带有讽刺意味。 (精品文档请下载)

(4)“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