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20
#
22
23
图2-2-1人体的轴而
第二章正常人体形态结构
学习人体正常形态结构时,必须了解解剖学的标冷姿势、方位术语和人体的轴而。 斛剖学姿势,即身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上肢垂「岖干两侧,手指并拢,两足 并立,学心及足尖向前。在描述人体形态结构时皆以此为准,如眼位「•鼻的外上方, 不管人体处在直龙或倒&的姿势之卜,永远如此描述。按照匕述解剖学姿势,描述人 体各部形态结构的位置关系。常用表示方位的术语如下:
_t ( superior ):近头顶者为上,或称颅侧(cranial) »下(inferior):近足底者 为卜,或称尾侧(caudal)前(anterior):距身体腹侧面近者为前,或称腹侧(ventral) <> 后(posterior):距背面近者为后,或称背侧(dorsal) •
内和外(internal and external):近体腔或脏器内者为内,远离体腔或脏器外者 为外。内侧和外侧(internal and external):以躯干正中矢状面为准,距其近者为 内侧,远者为外侧。近侧和远侧(proximal and distal):常用J:描述四肢方位,距 肢体根部近若为近侧,距拆(趾)尖近若为远侧。浅和深:距皮肤近者为注,远离皮狀 而距人体内部中心者为深。此外,上肢的内侧又称尺侧(ulnar),外侧又称挠侧 (radial),卜肢的内侧又称胫侧(tibial),外侧又称胖侧(fibular), T的学面称掌侧 (Palmar),足的底而称跖侧(plantar) 0
以解剖学姿势为准,可将人体设三个典型的互相垂直的轴和面(图
轴(axis)是通过人体的假想线,用J:描述某些器官或结构的形态位置,特别是 关节的运动。人体有相互垂直的3种轴。
垂直轴 与人体长轴相一致,并与地面相垂苴的假想线,也称纵轴。
欠状轴通过人体前 后的假想线,与垂直轴直角 相交,与地而平行。
冠状轴也称额状 轴,是通过人体左右的假想 线,与垂直轴和矢状轴均成 直角相交。
面参照上述3种轴 的方位,可将人整体或器官 切成互相垂直的3种断面。
欠状面将人体或器 官切为左、右两部分的切面。 若将人体分为左右均等的两 半的切面,则称为正中矢状 切面。
⑵水平而也称横断 而,是与地而平行将人体或 器官分为上卜2部分的切而。
22
23
(3)冠状面 也称额状|何,是左右方向将人体或器官分为前后2部分的切面。
第一节人体的骨骼
竹、竹连接和骨骼肌三种器它构成了人体的运动系统,约占成人体巫的60%。全
身各骨藉关节相连形成骨1» (skeleton),构成坚硬的骨支架,起支持体重,保护内
脏,赋了人体基本形态的作用,如颅保护
脑,胸廓保护心、肺、肝、脾诸器官。骨 的肌附着「席,在神经支配卜收缩和舒张, 肖肌肉收缩时,牵拉苴所附着的骨,以关 节为支点牵引骨改变位置,产生运动。骨 是一种器官,由骨组织构成。人体的骨架 见图2-2-2 o
一、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征
骨不仅坚硬II具一定弹性。这些物理 特性是宙它的化学成分所决泄的。骨组织 由有机质和无机质构成,有机质主要是骨 胶原纤维束和粘多糖蛋门等,构成骨的支 架,赋了席以弹性和切性。无机质主耍是 碱性磷酸钙,使fi•坚硕挺实。
冇机质与无机质的比例随年龄增长而 逐渐变化,幼儿骨的冇机质和无机质各占 一半,故柔韧性和弹性大,易变形,遇暴 力打击时不易完全折断,常发牛青枝样骨 折。成年人骨的有机质和无机质的比例约 为3: 7,最为合适,因而成年人的骨具有 很人的駛度和一泄的弹性,较坚韧。老年 人的骨无机质所占比例更人,但因激素水 平卜•降,影响钙、磷的吸收和沉积,骨质 出现多孔性,竹组织的总彊减少,农现为
图2-2-2全身骨骼(前面)
骨质疏松症,此时骨的脆性较人,易发生骨折。
二、全身骨的名称及数目
全身骨的数冃为206块,详述如匸颅骨:脑颅骨6种(额、顶、枕、筛、额、
蝶骨)8块;面颅骨9种(上颌、卜颌、鼻、泪、麒、犁、卜鼻甲、昭、舌骨)15块: 听小骨6块。躯干骨:椎骨(颈椎7、胸椎12、腰椎5、紙骨1、尾骨1)26块、肋肯 24块、:上肢带骨有肩胛骨2块、锁骨2块;自由上肢骨为Bfc骨2
块、尺骨2块、楼骨2块、腕骨16块、掌骨1D块、指骨28块。下肢骨:卜肢带骨 有锻骨2块,自由下肢骨为股骨2块、離骨2块、胫骨2块、腓骨2块、附骨14块、
跖骨10块、趾骨28块。
三、骨与骨之间的连结
骨和骨之间藉结缔组织、软骨或骨相连,形成骨连结。按连结的不同方式可分为 直接连结和间接连结两人类。
<-)直接连结
韧帯连结:连接两骨的纤维结缔组织比较长,呈索条状或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