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党员意识弱化问题的调查与思考.doc

格式:doc   大小:15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党员意识弱化问题的调查与思考.doc

上传人:WonderC 2021/12/1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党员意识弱化问题的调查与思考.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党员意识弱化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增强党员意识,坚持不懈地提高党员素质,是我们党的强调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基层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们党开展了一系列党内党员教育活动,党的十八大以来,正风肃纪以来党员意识得到全面强化,特别是今年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使广大党员的党员意识进一步增强。但当前,少数党员的党员意识有所弱化,在党员意识方面,还存在着若干认识误区。为此,必须注重加强学习教育,加以正确的引导,才能有效增强党员意识,为加强党员队伍建设,进一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供思想和素质保证。
一、党员意识弱化的主要表现
一是存在“党员意识是一个抽象概念”的认识误区。在少数党员心目中,“党员意识”仅仅是思想理论范畴的一个抽象的概念,是精神层面的东西,很难准确衡量,也无法具体把握。在这种认识的支配下,一些党员把自己混同于普通群众,不主动履行党员义务,不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在工作、学习和完成任务中难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二是存在“入了党就有了党员意识”的认识误区。在少数党员中存在着这样一种认识,认为党员意识“自然生成”的观点。他们认为,既然已经人了党,那就表明自己已经或肯定具有了党员意识。
三是存在“党龄长党员意识就强”的认识误区。有些党龄比较长的党员认为,“自己入党时间长党员意识就必然强”。
四是存在“职务高党员意识就强”的认识误区。有的同志认为,担任的职务高,党员意识就肯定强。
二、对增强党员意识的思考
帮助党员走出以上认识误区,既需要从思想认识上解决问题,也需要在行为上加以正确引导。
一是增强党员意识必须正确理解和把握党员意识的科学内涵。首先,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党员理论熏陶,开展“增强党员意识”的专题教育。着重引导党员准确而又全面地认识和把握“党员意识”的科学内涵和外在表现。明确“党员意识”既是党的性质、宗旨、纲领、使命等在党员思想观念上的集中反映,是党员对自己是“党的人”这种特定角色的自觉认同,同时也是一种为实现党的奋斗目标而不懈努力的强烈责任感。只有自觉地把对党的热爱和忠诚转化为党的事业的忘我奋斗,这种“党员意识”才是科学的、完整的,才有真正的价值。那种把“党员意识”当作“抽象概念”或只挂在嘴上而并不落实于行为之中的看法和做法,无疑是错误的,必须切实加以防止和纠正。其次,要帮助党员在实践磨练中增强党员意识,引导其自觉按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譬如,在带领群众推进改革开放大业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贡献;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增强共产党员的感召力;在完成各项急难险重任务中发挥党员的模范作用;在带头遵纪守法中维护党纪国法的严肃性;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为群众作道德表率;在自觉履行党员义务中保持先进性。

二是增强党员意识必须从思想上入党。增强党员意识是一个需要长期历练并不断强化的过程。党员意识作为一种高度自觉的党性观念,既不是党员头脑里所固有的,也不会从天下掉下来。一个人即使组织上已经履行了入党手续,被吸收为党员,也同样不能确保其同步具备了党员意识。这是因为,他作为一名党员的奋斗实践才刚刚起步,坚强的党员意识也刚刚经受考验和锻炼。由此可见,党员意识是通过长期不懈地理论学习和时时处处的模范表率行动来体现的,而不仅仅是一个入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