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行测3.doc

格式:doc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行测3.doc

上传人:zhangbing32159 2014/9/5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行测3.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例题1:家庭是社会生产和生活的一个基本单位,家庭收入和支出的         ,是反映家庭经济水平的一个重要         。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原则                      因素
  指标                      侧面
【答案】C。中公解析:A项填入,后半句提取主干为:“数量”是“原则”,明显不合逻辑,首先排除。家庭收入和支出的“状况”显然是家庭经济水平的主要方面,“侧面”不符合文意,排除D。“因素”指事物的构成要素或事物发展的原因、条件;“指标”指反映某方面发展要求的绝对数字或升降百分比。与“反映家庭经济水平”相对应,填“指标”更契合文意。
例题2:下列各句采用的修辞手法依次是(    )。
(1)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
(2)天边偶尔漂浮着淡淡的白云,像片片银色的羽毛。
(3)春天的脚步悄悄地逼近了。
(4)日本纱厂的每一个锭子上面都附托着一个中国奴隶的冤魂。
  比喻  拟人  夸张       比喻  借代  夸张
  夸张  借代  拟人        夸张  比喻  拟人
【答案】A。中公解析:(1)用“圆规”来借代“杨二嫂”。(2)句把白云比作羽毛,为比喻。(3)把春天拟人化了。(4)用夸张的说法说明日本纱厂对中国人民的残害。因此本题答案为A。
例题3:当一只鱼鹰捕捉到一条白鲢、一条草鱼或一条鲤鱼而飞离水面时,往往会有许多鱼鹰几乎同时跟着飞聚到这一水面捕食。但是,当一只鱼鹰捕捉到的是一条鲶鱼时,这种情况却很少出现。
以下哪项如果正确,最能合理地解释上述现象?

,白鲢、草鱼和鲤鱼比较多见,而鲶鱼比较少见
、草鱼或鲤鱼经常成群出现,而鲶鱼则没有这种****性
、草鱼和鲤鱼比鲶鱼较易被鱼鹰捕食
【答案】C。中公解析:解释型题目。如果白鲢、草鱼或鲤鱼经常成群出现,而鲶鱼则没有这种****性,那么当一只鱼鹰捕捉到的是一条鲶鱼时,其他鱼鹰如果跟着飞聚到这一水域就没有别的鱼可捕了,C项能很好地解释此现象。其他选项均不能解释题干。
例题4: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答案】B。中公解析:第一组字母按英文26个字母顺序,K、M、O分别间隔一位排列;同理,第二组字母应该选H。
例题5:某学校有一批树苗需要栽种在学院路两旁,每隔5米栽一棵。已知每个学生栽4棵树,则有202棵树没有人栽;每个学生栽5棵树,则有348人可以少栽一棵。问学院路共有多少米?
                      
【答案】A。中公解析:这是个植树问题和盈亏问题的复合问题。植树的学生有(202+348)÷(5-4)=550个,一共栽了550×4+202=2402棵树。每边栽了2402÷2=1201棵树,因此学院路长(1201-1)×5=6000米。
例题6: 0、1、2、3、4、5、8这七个数字能够组成多少个能被125整除且无重复数字的五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