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8
文档名称:

骨梗死影像诊断.ppt

格式:ppt   大小:1,864KB   页数:2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骨梗死影像诊断.ppt

上传人:aena45 2021/12/2 文件大小:1.82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骨梗死影像诊断.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骨梗死影像诊断
2021/12/2
骨梗死发病率近年来有上升的趋势,并非罕见病例 。
2021/12/2
概念及病理根底
骨梗死是血供缺乏所致的弥散性、灶性骨质坏死。
骨梗死是骨和骨髓细胞持续性缺血而产生坏死,逐渐被肉芽组织和纤维组织替代,最终逐渐钙化和骨化的病理状态。
平时我们所说的骨坏死和无菌性坏死通常是指病变累及骨骺和关节面下方骨质;而骨梗死那么常指病变累及干骺端和骨干。
2021/12/2
病因
骨梗死常发生在四肢长管状骨骨干或干骺端,有对称、多发的特点。以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及肱骨近端。这些部位骨髓内脂肪组织丰富、营养血管细小、分支走行长而稀少、骨皮质坚硬,易引起栓塞、受压而缺乏缓冲余地,并易受到骨髓内病变影响的特点。
以前常见的病因是潜水减压所致,故通常又称潜水减压病。非潜水性骨梗死病因有应用大量激素和免疫抑制剂、酗酒、动脉粥样硬化、镰状细胞贫血、胰腺炎、脂肪代谢紊乱等所致;另外,也有一些不明原因的病例。上述疾病导致患骨局部血管损伤、骨髓内压增高或血管内栓子形成血栓、气栓、脂纺栓子最终导致骨缺血坏死。
2021/12/2
骨梗死的好发部位
骨梗死常对称发生,易累及四肢长骨的松质局部,好发于股骨下段和胫骨上段,单个或数个病灶同时发生,左右对称或不对称。病变大小范围不一,可为数毫米或延伸至骨干的大部。
2021/12/2
临床表现
骨梗死临床表现不典型,局部患者无明显病症,常以外伤后发现。还有一些患者以局部不适、疼痛或行走困难就诊后发现。
骨梗死有多发性和对称性的特点,双侧发病,一般一侧病症较重,另一侧相对较轻。
2021/12/2
骨梗死的影像学分期
骨梗死的病因很多,虽然我们对它的病理改变认识已比较清楚,但对其发病机制、自然病程还不是十分了解。骨梗死的影像学表现在不同时期表现为多种多样。一般将X线平片无明显异常改变,而MRI表现为异常者确定为早期骨梗死。X线平片上表现为髓腔内钙化,确定为中晚期骨梗死。
2021/12/2
影像学表现
X线平片
  显示髓腔内不均匀性骨化,表现为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那么形状的硬化斑状影,排列成串或呈散在性分布,自干骺端松质骨向骨干延伸。如坏死去除尚无新骨形成时可为囊状或分叶状密度减低区,边缘硬化。
2021/12/2
影像学表现
CT
  显示髓腔内呈地图样改变,周围环以硬化边。CT可显示环状高密度灶环绕的中心软组织密度区,病变区髓腔密度增高,可据此判断病灶范围,常较X线平片范围大。
2021/12/2
影像学表现
MRI
相对于X线平片、CT扫描而言,MRI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骨梗死较准确的有效方法。尤其是早期平片为阴性改变的阶段,MRI能直接、多层次的反响梗死的范围、部位及病理的不同时期。早期骨髓水肿、静脉压增高,在髓腔内出现异常信号区,长T1长T2信号。骨质硬化带表现为坏死区的外围T1WI、T2WI均为低信号带。中晚期肉芽组织形成,在T2WI为高信号。死骨吸收,有新骨形成,表现为T1WI、T2WI均为低信号。
20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