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文档】第 1 页
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文档】第 4 页
刚看《仍然不足够》,很快就被它吸引住了,然后又仔细地读过3遍,确实是本好书,很值得大家仔细阅读和思考。强烈推荐!
文章从ERP供应商的视角,描述了大客户出现市场饱和的状况、客户对系统不断提出需求使软件越来越庞杂,客户投入大量IT投资却收效甚微的场景。这些问题不都是现今中国大陆的ERP厂商所真实面对的么?所以文章分析问题的思路、解决问题对策都是很有现实意义,值得深入思考和借鉴。
对ERP的定位和认识:
ERP的盈利效益:
1加快应收帐款的回收
2 联合采购减少了物料成本
3 库存减少,增加现金流,减少库存持有成本
4 缺货减少,销售额提高
注意:公司越小,从ERP中得到的效益就越少。——P68
MRP减轻了经需求量计算的限制;ERP减轻的限制——要在信息不足的情况下运作。
客户:
关注功能的同时,关心实施的成本、操作的简便。
提出了ERP供应商面对的矛盾,最后又给出了解决的方案:
矛盾一:
满足客户需求,需要系统复杂化;提高服务管理,需要将软件简化。
矛盾二:
大型公司客户市场饱和,必须进军中小企业市场;中小企业和大型企业的销售周期、人力几乎相同,但利润却少的可怜;
矛盾三:
小公司比大公司的管理结构简单,但ERP的销售周期不比大公司的短。
对策:
实施缓冲管理的系统,生产部的领班、维修人员,都要使用系统,大量增加了用户数的需求。
利用互联网技术,扩展系统到供应商、客户整个供应链;
除实施服务外,提供代替客户用系统处理日常性业务的服务。
生产车间的问题一:
1 更早发料不意味着能更早完工。发出更多的物料实际会使等候的长龙更长,而每张订单的平均完工时间会更长。
对策:
1 仅为产能瓶颈资源(而非所有的资源)排程,与物料发放排程相配合。在其他环节搞优化则毫无好处,反而有害,会令排程不稳定。
破除“每个机器都达到最高效率的运转”的排程思路。
2 在瓶颈上预留足够的备用产能,以保证急单不会冲击生产计划,而只是加入到计划中。
3 将控制系统和计划系统分开,把缓冲插到正确的位置(瓶颈前),进行缓冲管理。
生产的问题二:
备用产能越少,排程就越不稳定;加入越多安全时间,排程就越稳定,但资源运用的效率就越低。
对策:
不用安全时间来保护排程,而是备用产能,用户只需要在事故发生后才做决定,进行额外加班。
生产的问题三:
产能提高后,库存反而升高。
对策:
1补货速度加快了,目标库存量应该减少。
2 把推式补货变成“拉式”补货,使目标库存最大限度贴近实际需求,大大加快仓库货物流量。
3 采用 延误发货的价值×延误的天数 来衡量发货的效率;用“ 库存货物的价值×存放的天数”来衡量库存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