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平凉市崆峒区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研究.doc

格式:doc   大小:37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平凉市崆峒区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研究.doc

上传人:书犹药也 2021/12/4 文件大小:3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平凉市崆峒区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研究.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平凉市崆峒区旅游产业发呈现状及研究
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班级:会计15-1
姓名:谢雯莉

摘要:随着国内经济不断增长和国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旅游业已经成为不少民众休闲娱乐选取,国内旅游业也进入了一种持续高速发展时期。
一、崆峒区旅游业简介
(一)地理位置
平凉市崆峒区位于甘肃省东部,六盘山东麓,泾河上游陇东黄土高原腹部,位于东经106°25′——107°21′北纬35°12′——35°45′之间。东临泾川,南依华亭、崇信,西与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固原接壤,北与彭阳、镇原毗邻。在历史上为丝绸古道西进北上甘凉第一座关隘重镇,亦为陕甘宁三省交通要塞和陇东老式商品集散地,素有“旱码头”之称。崆峒区为平凉市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是一座新兴工贸旅游都市。
(二)知名景胜
崆峒区区境内先后发掘出仰韶、齐家和商周文化遗迹150多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0余处,珍藏文物1300多件。崆峒玄鹤、太统屯云、龙泉滴珠、柳湖晴雪、宝塔曦照、东湖荷花、天坛月夜和浚古烟村等十大景观闻名省内外。 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地质公园、“天下道教第一山”——崆峒山,有八台九宫十二院四十二座建筑群,名胜古迹百余处,山势雄伟,烟波浩淼,林海幽深,建筑独特。
(三)旅游时间
崆峒区四季皆宜旅游。崆峒区气候属半干旱、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最低气温-℃,℃,年降雨量466毫米,,无霜期180天。
(四)历史文化
崆峒区在历史上为丝绸古道西进北上甘凉第一座关隘重镇,亦为陕甘宁三省交通要塞和陇东老式商品集散地,素有“旱码头”之称。崆峒是全省文物大市,历史悠久,文物丰富,历史年代齐全。区博物馆珍藏文物2491件,其中华人民共和国家一级文物11件,二级文物64件。在这些文物中既有新、旧石器时代产物,也有商、周时代铜器以及出土历代陶器及瓷器、古字画等,商代铜爵,西汉铜灯,战国铜簋,西周初期铜鼎,新石器时代白彩尖底瓶等都是馆藏文物中具备代表性藏品。
二、崆峒区旅游业发呈现状
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旅游业保持了持续健康有序、稳步发展良好态势。
今年以来,平凉市以增进旅游产业供应侧构造性改革和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重点,以推动旅游产品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化为统揽,着力推动旅游大景区和中华崆峒养生地建设,在规划引领、项目带动、品牌营销、融合发展等方面成效明显。
积极适应旅游发展新常态、抢抓旅游发展新机遇,紧盯旅游发展态势,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思路,召开全市文化旅游产业大会,印发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旅游大景区建设、增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等方面指引性文献和《全市旅游工作要点》,与县区政府和旅游主管部门订立旅游工作目的责任书,为全市“十三五”时期旅游业发展开好局、起好步奠定了坚实基本。
坚持以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为主体,抽组专人精心编制“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加强指引大景区和养生产业园编制发展规划,加快旅游专项规划编制,全力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以“神奇崆峒·养生平凉”为主题,开展多角度、立体式、全覆盖宣传推介。积极参加全省整合宣传,先后在央视一套、甘肃卫视等平台播出形象宣传广告,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北京王府井广场等场合LED电子显示屏播放全市旅游宣传片和形象广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报》《读者》杂志等进行整版宣传,在机场、火车站等布设灯箱、廊桥广告。举办了省内外百家媒体、旅行社“问道崆峒·走进平凉乡村养生游体验活动”。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北营销大会平凉旅游(西安)专场推介会,与152家旅行社订立了合伙奖励合同;在第六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揭幕式期间开展崆峒武术和养生理疗项目展示,推介养生旅游线路;组团参加了有关节会,平凉市先后被评为“指定养生宜居都市”“最聚人气山水旅游名城”,崆峒山景区被评为“最佳特色照相地”。
加大旅游项目建设力度,积极推动“旅游厕所革命”,加快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实行,不断推动乡村旅游建设,实行500万元以上旅游建设项目35个,,。其中,新建项目22个、,续建项目13个、,截至6月底,。,截至6月底,已完毕投资1亿元。加快推动崆峒镇西沟村、党原镇城刘村等7个旅游专业村建设,新建原则化“农家乐”21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