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读《陶行知名篇精选》有感.doc

格式:doc   大小:21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读《陶行知名篇精选》有感.doc

上传人:upcfxx 2021/12/4 文件大小: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读《陶行知名篇精选》有感.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读《陶行知名篇精选》有感
金龙小学 黄晓慧
最近趁空暇时间学****了《陶行知名篇精选》(教师版)。这是一本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简明读本。书中主要阐明了陶行知代表性的教育观念,如生活教育观念、教学合一的教育观念、民主教育观念、完整人的观念等。作为名篇的精选,这本书在选择篇目上下了功夫,强调时代针对性和价值。像《教学合一》、《教学做合一》、《行是知之始》、《***的会考与创造的考试》,先生那富有代表性的教育思想深深地感染了我,使我受到了良好的启迪和深刻的教育.(精品文档请下载)
书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文章就是《教学合一》。陶行知先生早在1919年就提出了“教学合一”的思想,他认为教与学是不能分离的,并列举了三条理由:第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第二、教的法子必须根据于学的法子;第三、先生要一面教一面学。在以往,无论是教案的设计,还是组织教学,都是以教师为轴心。陶行知先生认为:从前的先生,只管照自己的思想去教学生;凡是学生的才能兴味一概不顾,专门勉强拿学生来凑他的教法,配他的教材。一来先生收效很少,二来学生苦恼,这都是教学不合一的流弊。(精品文档请下载)
“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陶先生详细地论述了教与学的关系,他认为“教学一方面要老师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的责任。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老师用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而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过程,组织好,指导学生,使学生以最短的时间,通过类似的经验,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这就是孟子所说的“自得”,也就是近代教育家主张的“自动”。陶先生的这个观点也是现在新课程所大力提倡的。热心的教师,总想将他所有的传给学生,然而世界上新理无穷,教师又怎能穷尽天地间的奥妙?既然如此,那他所能给学生的,也是有限的,其余还是要学生自己去学****实践。只有教学生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寻找解决同类问题的办法,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真正的活学活用知识,并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很多语文教师都感到****作教学是块“难啃的骨头”,学生怕写,教师怕改。教师费了好大力气改好的作文,学生只是瞧上几眼就塞进书包里。学生没有****作的兴趣,教师教得也累。我认为,要实现教学合一,教师应在“法”上给于引导,在“权”上予以下放。由此,在作文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学****修改自己的****作。一方面我着重在修改方法上指导学生学会自评,指出自己文中的闪光点,并找出文中还有疑惑的地方。另一方面我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互评,如:让中等生和后进生找出优等生文中的错别字和优美词句,而优等生则从选材和立意方面对中等生和后进生进行讲评。让学生成为讲评的主体,在参与讲评中学会发现自我、教育自我、提升自我,完成对自我的激励与超越,,我针对学生的评改情况,组织学生通过各抒己见,、扶助作用,又让学生在争论中
拓展思维,提高修改作文的能力。俗话说“好作文是改出来的.”学生一旦有了自评自改的能力,何愁不能“自主作文"呢?作为教师,重要的是“教学生学”。只有找准自己的“位”才能真正有所“为”.(精品文档请下载)
陶先生认为“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要求教师的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