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双重资本控制链下的控制权争夺研究 ——以阿里巴巴合伙人制度为例.pdf

格式:pdf   大小:241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双重资本控制链下的控制权争夺研究 ——以阿里巴巴合伙人制度为例.pdf

上传人:好用的文档 2021/12/6 文件大小:24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双重资本控制链下的控制权争夺研究 ——以阿里巴巴合伙人制度为例.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双重资本控制链下的控制权争夺研究 ——以阿里巴巴合伙人制
度为例
1 绪论

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国家经济水平的持续稳定提高,
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创始人活跃在资本市场。这些企业创始人在创立企
业初期,可能凭借自己或者其团队的资本积累可以将企业发展起来,但是
要想使企业大规模发展,必须借助融资的手段。而对于他们来说,刚创立
的公司想从银行贷款等高水平资本市场融资难上加难。于是,大部分创业
者走上了私募股权融资的道路。但是,融资的引入同时也带来了企业股权
结构的改变。随着融资规模的扩大,创始人有可能会在融资的过程中失去
大股东的地位,进而失去公司控制权。
对于创始人来说,创办的企业就像自己的孩子,对他拥有者特殊的
感情,创始人希望将企业发展起来,因此,在制定企业发展经营决策过程
中很看重企业的长期发展。在企业发展初期,创始人拥有对公司的绝对控
制权。但是,由于资金不足,创始人就会通过私募股权的方式进行融资,
此时,创始人本身所拥有的股权就会被稀释,同时控制权也随着股权的稀
释渐渐被稀释。这个过程类似于自己的孩子在自己眼前被人劫持,创始人
无论如何不会坐视不管,因此在引入融资的过程当中,想方设法保持自己
的控制权,不被融资引入的机构投资者争夺。无论是金字塔持股、交叉持
股还是环形持股,其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保证对公司的绝对控制权。
对于机构投资者来讲,投资企业最大的目的就是获得利润报酬。对
一个企业进行投资,本身就体现了机构投资者对这个企业的信任,因此,
在开始阶段,机构投资者对于所投资的企业的公司治理并不感兴趣,为了
减少人力资本,甚至会采取“用脚投票”的方式来对公司进行管理。但
是,随着投资市场的日益完善,资本市场从业人员素质的日渐提高,机构
投资者发现“用脚投票”不能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参加企业的经营
决策能够大幅提升自己的收益。另外,由于对资本市场及投资企业所在行
业都很了解,因此参与到公司治理中来,对于机构投资者也是轻而易举的
事情。因此,机构投资者更多的参与到公司治理中来,甚至在融资过程
中,通过占据更多股权的方式对控制权进行争夺。
于是,机构投资者争夺控制权,企业创始人又想保持控制权,他们
之间的矛盾就开始出现,二者之间关于控制权争夺的战争就会在资本市场
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轰轰烈烈的展开。
.........................
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
本文将从资本结构视角对企业控制权争夺问题进行研究,基于双重
资本控制链视角,对企业创始人与机构投资者之间的控制权争夺进行分
析。以阿里巴巴集团发展阶段出现的控制权争夺现象为例,进行案例分
析,解决企业创始人与机构投资者在遇到此类问题时是如何通过对股权资
本和社会资本的利用来实现自己对控制权争夺的目的,并且着重分析合伙
人制度在这次控制权争夺过程中是如何通过影响股权资本和社会资本来作
用于控制权争夺的。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可以总结为以下两点:第一,论文
对企业创始人与机构投资者之间产生控制权争夺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并强调在引入融资过程中,由于企业创始人股权被稀释,无法完全掌握公
司控制权,同时机构投资者又积极投入到公司治理中来的矛盾,二者的矛
盾决定了控制权争夺的必然性。第二,利用双重资本控制链的分析范式,
研究股权资本和社会资本分别如何作用于控制权争夺过程中的,强调社会
资本在这个过程中对股权资本的补充甚至是决定作用。丰富对控制权争夺
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
实践意义
我国目前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国家鼓励创业,例如大学生创业、返
乡农名工创业都会得到一定的经济补贴和技术支持。但是这些企业要想得
到长足的发展,必须要通过融资的方式来为企业的业务开展和产品研发等
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而这个过程不可避免的就会出现企业创始人与机构
投资者之间的控制权争夺现象。本文基于双重资本控制链视角,从股权资
本和社会资本两个角度来分析企业创始人与机构投资者之间对控制权争夺
的博弈,分析现阶段备受推崇的“合伙人制度”在双重资本控制链下是如
何对控制权争夺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