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PPP模式简介.doc

格式:doc   大小:96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PPP模式简介.doc

上传人:小辰GG1 2021/12/8 文件大小:9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PPP模式简介.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一、ppp模式简介
公私合作制(PPP—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或称为公私合作伙伴关系。 一般而言,公私合作制是指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为提供公共服务而建立起来的一 种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 这种伙伴关系通常需要通过正式的协议来确立。 在伙伴 关系下,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发挥各自的优势来提供公共服务,共同分担风险、 分享收益。
伙伴关系的形式非常灵活广泛,包括特许经营、设立合资企业、合同承包、 管理者收购、 管理合同、国有企业的股权转让或者对私人开发项目提供政府补贴 等,不同形式下私人部门的参与程度与承担的风险程度各不相同。 建立这种关系 的一个潜在的逻辑在于, 无论是公共部门还是私人部门, 它们在公共服务的生产 和提供的过程中, 都有其独特的优势; 成功的制度安排在于汲取双方的优势力量 以建立互补性的合作关系 [1] 。
推行公私合作制的直接动因来自财政压力、 垄断势力和低效率, 深层动因来 自公用事业部门的两难选择。 如何有效率地提供普遍服务, 既能保障公共产品的 公共性质, 又能够促使企业通过利润改善提高效率, 是各国在公用事业部门制度 改革过程中面临的困境。 公私合作制便成为各国公用事业部门改革实践中的一种 尝试。
通过公私合作制, 政府可利用私营机构的运营效率和竞争压力, 提高公用事 业部门的生产和技术效率,同时政府利用合同规范私营机构中的公共福利目标, 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私营机构则可以从合同管理中减少由于监管机构自由裁 量权带来的损失,在稳定的法律环境中寻求自我发展的空间,追求自身的利润。 在政府和私人机构之间这种长期的博弈中,形成一个长期稳定的纳什均衡。
PPP模式多用于道路建设中。公路的建设投资大,仅靠政府投资难以满足交 通长期稳定发展的需要 , 因此必须采用多种方式筹措建设资金。
PPP模式的形成和发展
PPP,公私合作制并不是一个完全新的概念。早在 19世纪,英国工程师查
德威克就提出了在地方污水处理和卫生服务方面, 可以采用特许经营权的方式改 进效率, 这是比较早的合同管理的思想, 也是公私合作制的雏形。 从那时起, 各 国在公用事业的经营过程中,制度变迁非常频繁,从 “国有化 ”到“私有化 ”,再到 目前的“公私合作制 ”,几经沉浮,不仅体现出人们对公用事业部门的产业特征的 重新定义和理解,也深刻反映出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变迁 。
PPP 模式最早产生于 20 世纪 70 年代的英美国家。当时为解决经济萧条下 的财政短缺导致的公共部门投资不足,从而倡导私人部门的参与,并将 PPP 模 式用于公共政策。 1992 年,英国最先应用了 PPP 模式。智利于 1994 年也引进 了 PPP 模式用于提高基础设施的现代化程度。 1997 年,葡萄牙也引入该模式, 应用于公路网、医院、铁路及地铁的建设。 2004 年 12 月,巴西引入 PPP 模式 用于公路、铁路及港口和灌溉工程的建设。 2005年 2 月,我国首次运用 PPP 模 式进行北京地铁四号线的建设。 PPP 模式在各国的运用私人资本进行基础设施建 设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
国际市场开发公私合作(PPP)项目的一般步骤
虽然在某些具体步骤上会存在细小的差异,但一个公私合作( PPP)项目的
基本步骤大致都是如下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