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精确生产流程.doc

格式:doc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精确生产流程.doc

上传人:gumumeiying 2016/7/2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精确生产流程.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一、原料采购(一)供应商选择、评价和再评价程序; (二)供应商评价记录; (三)合格供应商名录。(四) 《原料采购目录》。(五)原料采购合同。二、原料入厂检验原则:原料不合格不入厂,品管同意才能入库使用。(一)由地磅员通知品管进行质量评判。 1 .按取样程序正确取样(见取样与制样)。 2 .质检结果: ①合格:入仓。母仔玉米单独存放。②让步接收:原因、扣除量、使用措施及批准人(总经理)。③不合格:退。( 1 )玉米:优先顺序。必测:霉变>水分>杂质>容重。必要时:酸价(乳猪料<40 ,全价料<70 ) 、蛋白。霉变超标,退货;水分扣重或退货;杂质实扣或测定。( 2 )小麦: 优先顺序。气味、杂质、容重、蛋白、水分。质检困难,需要细心,有霉味退货,砂石太多退货。注意陈化粮。( 3 )米糠粕: 优先顺序:气味、水分、灰分、蛋白。霉味、酸败味退货。验收关注点: 1 )碎米、稻壳的多少。颜色 2 )蛋白的高低。蛋白低的原因? 灰分:取决于碎米与稻壳。( 4) 玉米胚芽粕: 颜色、气味、厂家的选择。色深说明烘干过度或掺喷浆玉米皮。( 5 )进口 DDGS : 以感官验收为主。重点关注颜色、气味。金黄色最好,有发酵味。( 6 )豆类产品:豆粕、膨化大豆、发酵豆粕、大豆浓缩蛋白等。颜色判断:美豆黄、巴西豆发红(注意会过生) 、阿根廷豆最差。生熟度的检测。过生用脲酶活性,过熟用 KOH 溶解度,超标退货。检测蛋白。( 7) 豆粕、花生粕、 DDGS 、米糠粕、麸皮、发酵豆粕、膨化大豆、大豆浓缩蛋白、鱼粉、磷酸氢钙。①包装袋及标识正常,色形味正常:先卸货,但不入库,标识待检。②必检项目合格: 办理入库手续, 可以使用。必检项目及含量以合同或采购标准为标准。③必检项目不合格:通知原料采购,与供应商协商处理措施。( 8 )小料的验收:添加量小但作用巨大。以验收厂家为主。只选名牌。验收时重点关注: 1 )以合格采购供应商名录为准。只在其内接收。 2 )关注包装、标签是否完好。生产日期是否过长。 3 )每次取样与上次进货样品的对照。颜色、外观、粒度等。( 3 )不能化验原料:添加剂、乳清粉等。①先检查包装袋及标识正常( 原料名称、厂家、地址、规格、含量), 再取样与以前采购留样比较色形味,正常入库使用。②不正常:通知原料采购处理。( 9 )填写记录: 《原料进厂记录》《取样记录》《留样记录》《化验原始记录》《原料检验报告单》《原料采购标准》《化验方法》三、原料仓储(一)库位规划:用量大的、比重大的离投料口近。垛间距离:留有足够垛间距(人能通行) ,禁止接垛,便于通风、检查。码垛:整齐、垂直,保证安全、美观。地面: 撒料随时清理, 以防压碎、污染, 保证干净, 撒料禁止用于小猪料。用完一个货位要及时清扫地面。防止不同撒落原料混杂。(二) 防鼠(板) 防鸟(网) 防火防潮防自燃( 鱼粉) 防变质( 脂肪、水分)防无关人员。(三) 垛位标识卡: 每批原料必有垛卡, 标有原料名称、数量、规格或等级、产地或供应商代码、检验状态等信息, 所有垛卡必须按日期先后顺序保存 3 月以上。?特别标识:禁用、待检。(四)使用顺序:除特殊安排使用外,一般先进先出。特殊安排: 异常原料的及时搭配处理。如水分高、颜色异常、蛋白高低等。 1:1 搭配即可。原料使用通知单一式三份。保管、投料、留存严禁:边卸料边投料(五) 《出入库记录表》(六)库存原料质量监控:品管按巡查制度要求。 1 .主要检查:每 5 天要对原料外观做出质量鉴定。特别是保存时间长的、易变质的、让步接收的原料(鱼粉、 DDGS 、玉米、次粉)。对周转过长的原料要倒垛。 2 .质量监控制度:监控方式、频次、内容、异常情况处置方式等; 3 .监控记录表:原料名称、监控时间、监控内容、监控结果、异常情况描述、处置措施等信息。(七) 玉米仓: 严控玉米水分、杂质, 根据季节早晚通风, 定期(每月)清理,经常观察仓温度,以防霉变、拱块,与巡仓工配合(八)胶州: 1 .维生素、微生物添加剂、酶制剂等对温度有特殊要求的原料,应当对温度进行监控,温度记录表。 2. 亚硒酸钠等按危险化学品管理的饲料添加剂应当有独立的贮存间, 贮存间应当设立清晰的警示标识,采用双人双锁管理。 3 .药物饲料添加剂应当有单独的贮存间,防止与其他饲料添加剂交叉污染。四、配方传递 1. 新配方: 配方师经过市场调查或市场部建议生产推广某一新产品, 配方设计完后以 PDF 模式发送给品管。 2 .老配方:因产品缺陷或原料性价比变化需要调整配方,但成本没有变化时,调整完配方后,以 PDF 模式发送给品管。 3 .品管负责把配方传递给核算员,并监督输入电脑。 4 .品管同时把大原料配方传递给中控工,并监督输入电脑,而且每 5. 隔一定时间检查电脑中配方是否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