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观赏水族之龙鱼--- 红龙鱼的饲养与疾病防治摘要: 一条体形完美, 色泽艳丽的红龙鱼主要通过水质管理, 疾病防治, 合理的营养搭配,适当的灯光环境来实现的. 龙鱼的饲养主要依靠饲养者细心的观察与照料. 关键词: 红龙朦眼疾病竖鳞水质营养红龙属于硬骨鱼纲,辐鳍亚纲、真骨下纲、骨舌鱼目、骨舌鱼科,原产地称之为 Arowana, 是西班牙语长舌的意思,学名 Scleropages formosus, 原产于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和加里曼丹岛[1] 。它是一种淡水鱼类,早在远古 350 0 万年前的石碳纪就已经存在[2] 。它是一种长寿鱼一般能活一百年[3] ,甚至更长时间。红龙产自亚洲,因其形态酷似神龙,深受亚洲人民的喜爱。而各种龙鱼之中数红龙和过背金龙经济价值最高。1980 年《华盛顿公约》(即《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将红龙列为濒临灭绝的保护动物,禁止在野生栖息地捕捞。 1989 年《华盛顿公约》组织在瑞士洛桑召开第七次会员大会,给予印度尼西亚限量的龙鱼输出配额,数量在 1500 尾以下。直到 1992 年才增加到 2500 尾。《华盛顿公约》组织 1992 年在日本东京首都召开第八次会员大会。会中继续给予印度尼西亚亚洲龙鱼限量的输出配额,其输出配额 1993 年约为 3000 尾, 1994 年为4000 尾。这些有限量的输出配额来自于印度尼西亚一家亚洲龙鱼渔场所繁殖出的第二代龙鱼。而在 1994 年8月25日,新加坡彩虹渔场及马来西亚祥龙渔场向《华盛顿公约》组织申请注册,获准在本国销售和外销繁殖出的第三代及其后代亚洲龙鱼。截至 1995 年,世界范围内,有 11家龙鱼繁殖场,其中印尼 8家、马来西亚 2 家、新加坡 1家. 这些可在本国销售和外销的第三代及其后代亚洲龙鱼必须在鱼体达 13~15 厘米时,植入有记号的电子微型晶片,以为识别身份的记号。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国外看准了我国巨大的市场潜力,纷纷进军我国市场。目前,北京、上海、广州、厦门等地正火热销售中。由于现代人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 在家庭饲养观赏鱼成为一种放松身心的好方法。而探讨出一种经济方便实用的饲养观赏红龙鱼的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水质: 养鱼先养水,这是众所周知的真理。只有水质良好的水才能养出一条健康、活泼、体形漂亮、色泽艳丽的红龙鱼。红龙主要产自印度尼西亚的加里曼丹岛西部,大多栖息于印尼卡普阿斯(Kapuas) 河及其支流森塔伦(Sentarum )河中。[1] 卡普阿斯河位于附近,上游的冲积平原遍布季节性湖泊、淡水沼泽与森林湿地。当地的湖水呈黑色,弱酸性。由于自然条件下的红龙都较完美,因此我们水族箱中的水质条件应力求与自然条件一致! ,PH最适范围在 ~ 之间。>PH> 上均能生长。酸碱度对龙鱼养殖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若酸度过低,会使龙鱼鳃部受损, 进而呼吸困难。 PH﹤ 时龙鱼表现状态不佳,不游动。 PH﹤ 时,龙鱼呼吸困难,进而窒息。若水质过碱会破坏龙鱼体表的黏液层,甚至使其脱离粘液而死。偏差较小时,龙鱼虽不会死亡,但会使红龙体色变淡,免疫力降低,易生病,故饲养红龙需要经常检测 PH值。虽然 PH可以通过磷酸二氢钠和碳酸钠来调节,然而龙鱼对药物较敏感,提倡使用自然物质调节酸碱度。目前,水族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