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大学土壤微生物分离实验报告.doc

格式:doc   大小:6,206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大学土壤微生物分离实验报告.doc

上传人:lu2yuwb 2021/12/13 文件大小:6.06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大学土壤微生物分离实验报告.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大学土壤微生物分离实验报告
LT
从土壤中分离纯培养微生物并作初步观察鉴定实验报告
生物科学与技术系
09食品(2)班
姓名:xxx
学号:xxx
从土壤中分离纯培养微生物并作初步观察鉴定
【摘要】利用分离纯化微生物的基本操作技术对土壤中的微生物进行分离与纯化,根据菌落形态观察及一系列的生理生化试验的结果,对照种属特征初步鉴定分离纯化的微生物所属的类群。
【关键词】细菌 放线菌 霉菌 划线分离 培养基的配制 高压蒸汽灭菌
前言:
在自然条件下,微生物常常在各种生态系统中群居杂聚。群落是不同种类微物的混和体。为了生产和科研的需要,人们往往需要从自然界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具有特殊功能的纯种微生物;或重新分离被其他微生物污染或因自发突变而丧失原有优良性状的菌株;或通过诱变及遗传改造后选出优良性状的突变株及重组株。这种获得单一菌株纯培养的方法称为微生物的分离纯化技术。纯培养是指一株菌种或一个培养物中所有的细胞或孢子都是由一个细胞分裂、繁殖而产生的后代。
分离纯化技术主要由采集样品、富集培养、纯种分离和性能测定等几个基本环节组成。
实验目的:
1、学习从土壤中分离、纯化微生物的原理与方法。
2、学习、掌握微生物的鉴定方法。
3、对提取的土样进行微生物分离、纯化培养,根据菌落的形态特征判断未知菌的类别。
实验原理:
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获得只含有某一种或某一株微生物的过程称为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通过如下几种方法可以分离纯化微生物:稀释倒平板法(pour plate method)、涂布平板法(spread plate method)、稀释摇管法(dilution shake culture method)、平板划线分离法 (stesak plate method)。
,,再在200 ,,其琼脂溶解过程同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配制.
2、pH 调节`分装 包扎 灭菌及无菌检查同上(一)
(三)配制马丁氏培养基200ml(用1个100ml三角瓶和2支试管分装)
马丁氏培养基是用于分离真菌的选择培养基。配方如下: K2HPO4 , , 蛋白胨1g, 葡萄糖2g, 琼脂3~4g, 水200mL,自然pH
1、称量和溶解 先计算后称量,按用量称取各成分,并将其溶解在少于所需水量的水中。待各成分溶解后,补充水分至所需体积。再将孟加拉红配成1%的水溶液,在200 ,混匀后,再加入琼脂加入融化,方法同(一)
2、同(二)2
3、链霉素的加入 链霉素受热容易分解,所以临用时,将培养基融化待其温度降至45摄氏度左右时才能加入。可先将链霉素配成1%的溶液(配好的链霉素溶液保存于-20摄氏度),在100ml培养基中加入1%,使每毫升培养基中含链霉素30ug。
制备土壤稀释液:
1、取土壤
取表层以下5~10cm处的土壤样品,放入灭菌的袋中备用,或放在4oC冰箱暂存。
2、制备稀释液(要无菌操作)
(1)制备土壤悬液:,迅速倒入带玻璃珠的无菌水瓶中(玻璃珠用量以充满瓶底为最好),振荡5~10min,使土样充分打散,即成10-2的土壤悬液。
(2)稀释:用无菌移液管吸10-, 无菌水中,即为10-3稀释液,如此重复,可依次制成10-3~10-7的稀释液。注意:操作时管尖不能接触液面,每一个稀释度换一支移液管,每次吸土液,要将移液管插在液面,吹吸3次,每次吸上的液面要高于前一次,以减少稀释中的误差。
示意图如下: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稀释过程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