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doc

格式:doc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doc

上传人:fy3986758 2016/7/25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 2009 年3 月滨州市高考模拟)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一鲜卑族拓拔部首领)说:“漠北人能捕捉六畜,善骑马奔驰,随水草迁移,哪有什么可以做将领的人”。材料二培理来航时, 赠给幕府的是显示工业文明的火车机车模型和电报机, 而幕府却只能用力士搬运回赠的大米来展示实力。——以上材料均摘自岳麓版教材(1) 据材料一、二指出中、日两次改革前社会状况的共同特点。(2分)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为解决上述问题,两次改革分别在经济、文化领域采取了什么重要措施?(4 分) 材料三图一孝文帝出行图图二 19 世纪末一日本男子(2) 观察材料三图片中的服饰。从社会发展进程的角度说明两次改革的影响。(4分) 【解析】(1 )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当时的社会状况:落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其措施即可; (2 )注意限制条件“社会发展进程”,可分别从当时的封建化、近代化入手。参考答案: (1) 社会发展落后。(2分) 孝文帝改革: 推行均田制; 移风易俗, 改行汉制。(2分) 明治维新: 殖产兴业;承认土地私有;文明开化。(2分) (2) 孝文帝改革推动了北魏社会的封建化( 或汉化); (2分) 明治维新推动了日本的近代化。(2分) 2.( 2009 年3 月南京市高三第一次调研)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 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郑侠上书疏,绘所见流民扶老携幼困苦之状,力图以献,曰: ”旱由安石所致。去安石,天必雨。”……慈圣、宣仁两大后流涕谓帝曰: “安石乱天下。”帝亦疑之,遂罢为观丈殿大学士、知江宁府。——《宋史· 卷三二七》材料二王安石以新法害天下,引用奸邪,更张法令,驯至靖康之难,人皆咎安石为祸首,而不知实根抵于神宗有雄心也。——赵翼《廿二史札记》材料三光绪帝请令合并衙门, 裁汰冗员,“将现有各局所中冗员一律裁撤净尽……限一月办竣”。由于裁撤面较宽,在裁撤中又采取一些强行查封的办法,使一些中下层人士猝然失业,难以度日。又下令裁撤绿营, 同时让旗人自谋生计。这些人多达 100 万, 被突然中断生计后没能妥善安置, 以致他们怨声载道。——岳麓版《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四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共计发布变法语令 184 条,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 “他们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在思想上引发了极大震动,不仅顽固派坚决反对,而且不少维新派人物如唐才常、黄遵宪也难以接受,帝党领袖翁同和也斥之为“说经家一野狐也”。因此,他的著作出版不久,即被光绪皇帝下令毁版。——《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请回答; (1) 依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王安石在变法中遇到了哪些困难。(3分) (2) 材料二中赵翼认为王安石“新法害天下”, 你认为对吗? 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你的理由。(3分) (3) 依据材料三,四,概括指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2分) (4) 改革要取得成功,我们可以从以上材料中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2 分) 【解析】本题考察了改革册王安石变法和戊戌变法的失败原因, 从中找出共性归纳启示。题目难度不大, 结合所学和材料提取信息即可。参考答案: (1) 守旧势力阻挠:宋神宗变法决心动摇;用人不当;自然灾害。(任3 点给 3分) (2) 观点:片面的, <1分) 理由,既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积贫积弱局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民的负担。{2分) (3) 原因;变法措施操之过急,反对势力强大. (2分) (4) 启示;要有坚强的领导核心;改革要注重策略:用人要得当:措施要合理。(任2 点给 2分> 3.( 200 9年3 月广州市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9 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布衣改制,事大骇人, 故不如与之先王, 既不惊人, 自可避祸。”据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材料一] 大学士刚毅曾于慈禧面前“伏地痛哭”,指责维新变法。当戊戌五、六月间,皇上言改革,举朝言改革,民间言改革,而彼独悍然曰:“吾誓不改革。”表示“痛心疾首于新政,必尽罢之而后快。”大学士徐桐甚至无耻宣称:“宁可亡国,不可变法。”据朱贤枚《慈禧扼杀戊戌变法的前后》问题: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康有为依托古人宣传改制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 分) (2 )根据材料二,指出顽固势力对维新变法的态度。结合变法的具体内容,简要说明他们持这种态度的原因( 5 分) (3 )指出维新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2 分) 【解析】本题是考察选修改革册戊戌变法的相关知识。考察了康有为维新主张的特点、顽固派反对变法的原因以及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题目难度不大,结合材料和所学回答即可。参考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