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痹证(风湿证) 祝湛予临证验方四则(-)四藤一仙汤方药组成:鸡血藤 3O 克,钩藤 15 克,络石藤 15 克,海风藤地克,威灵仙 10~ 15 克。适应范围:风湿痹证,可以作为多种关节疼痛的基本方。组方原理; 方中选用藤技攀绕、性能多变的四藤, 配通达十二经脉的威灵仙, 使全方具有疏通经络、养血活血、解痉止痛的功用。钩藤清热乎肝,缓急解痉;络石藤祛风通络,疏筋消瘀, 消肿止痛;海风藤祛风除湿,通筋行络;鸡血藤养血活血,舒筋通络;威灵仙祛风湿、行经络、通络止痛。全方药性中和,配伍得当,便于临证加味应用。加减方法:体虚之关节疼痛、产后身痛者,加黄芪建中汤,补虚通络止痛;类风湿关节炎、病程较长者,加当归四逆汤合用,温通养血止痛;四肢冷痛、通寒加重之寒痹,加附子、肉桂, 温阳散寒通络。验案举例:女, 32岁. 来诊时正值产后卫月余, 诉腰痛如折, 四肢关节疼痛,指(趾) 端凉麻痛, 畏寒怕风。伴腿软无力, 产后哺乳月经末至, 大便偏干。舌暗淡, 苔白, 脉沉细。祝师辨证为气血两虚、风寒阻络。以补益气血。散寒通络为治则。用四藤一仙汤合黄芪建中汤为主方: 黄芪 3O 克,桂枝 10 克,白芍 3O 克,鸡血藤 3O 克,钩藤 15 克,络石藤 15 克,海风藤 15 克, 威灵仙 15 克,桑枝 30 克,狗脊 15 克,寄生 20 克,川断 15 克,大枣 5 枚,甘草 6 克。嘱水煎服 14 剂。再诊时四肢凉麻痛及关节痛均有好转,仍诉腰背疼痛,畏水腿软,大便日行 1 次。舌脉同前。祝师根据效不更方的法测,嘱于上方中加羌独活各 10 克,继服 2 周。本例以此方为主加减调理治疗月余,诸症若失。三、老鹤热痹汤(田老自拟方) 老鹤草 3O 克,板蓝根 3O 克,狶莶草 15 克,忍冬藤 3O 克,羌活 9 克,秦艽 15 克,独活 9 克,桂枝 12 克,威灵仙 12 克,地龙 12 克,海桐皮 15 克。水煎服。发热者加柴胡 12克, 生石膏 15克; 高烧时柴胡加至 I5克, 生石膏 3O。- 50克; 关节红肿, 加汉防已 15 克。水煎服。治疗风湿病, 发热, 周身关节疼痛, 或局部灼热红肿。脉细数或弦数, 去尖红, 舌苦白腻罩黄, 血沉快,抗“O”高, 是以热邪为主, 兼以湿热结聚之热痹证。有结节性红斑的 5 例患者(上方加猪牙皂 6克), 红斑由大减小, 由红转淡红、淡黄, 再变为青色, 终至消失, 恢复正常活动。方中以老鹤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兼清湿热之品为主药。狶莶草、海桐皮、秦苏苦寒辛平, 忍冬藤甘寒, 均能祛风湿, 通经络, 善治风热痹痛。地龙咸寒, 搜风剔络, 长于解除关节红肿疼痛。桂枝通经达络,与羌独活、威灵仙同为辛温通经达络、蠲除痹痛的良药。板蓝根清热解毒, 撤除三焦之热邪,有佐使相辅、同奏治热痹的功效。风湿结节性红斑,是湿热变痰阻络所致,猪牙皂重用至 6 克,消除给节性红斑颇称应手周学文三藤通痹祛风、散寒、除湿等法确有效验,但只能缓缓图治,其痛为由衷之苦,临证多选忍冬藤、鸡血藤、夜交藤( 20~ 25 克)相伍为用,其痛可著减,或三藤煎水外洗热敷,或三藤煎水送服乳没散(乳香 克,没药 克)。忍冬藤, 又名银花藤, 性味甘寒, 清热通络,“治筋骨疼痛”(《履镜岩本草》),“治一切风湿气”(《本草纲目》)。鸡血藤, 又名血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