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江苏师范大学—专业建设发展计划
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关键教学基础建设,专业建设水平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学水平和实力关键标志。为主动适应经济、社会、科技和文化发展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推进我校专业建设快速发展,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促进办学水平全方面提升,特制订江苏师范大学—专业建设发展计划。
一、我校专业建设和发展指导思想、基础标准和关键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落实落实国家和江苏省中长久教育改革和发展计划纲要,以学校“十二五”计划为指导,以培养人才为中心,以内涵发展和提升办学质量为关键,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方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推进文化传承,实现学校专业建设科学、合理地发展。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高水平、有特色、有品位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根据“优势突出、特色鲜明、新兴交叉、社会急需”思绪,关键扶持优势专业,强化特色专业,整合新兴和交叉专业,兴办社会急需专业。经过新建、发展、改造和整合,调整专业结构和布局,丰富和充实专业内涵,凝炼和建设关键专业,新建一批新兴学科专业,发展一批应用学科专业,改造和调整一批传统学科专业,使学校本科专业建设达成结构合理、规模适度、特色鲜明、重视质量建设目标。
总体目标定位: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优化区域高等教育结构需要,坚定不移地将我校建设成为高水平、有特色、有品位综合性大学。
办学类型定位:教学研究型省属关键综合性大学。
办学层次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体,主动发展硕士教育,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适度发展继续教育。
办学特色定位:深入强化老师教育特色,发展地方性和国际化办学特色。
学校文化定位:以社会主义关键价值体系为指导,以文化传承创新为己任,以高尚使命提升学校价值品位,以更高境界提升学校治学品位,以高雅格调提升学校文化品位,强化文化自觉,强化文化育人。
学科专业定位:强化基础学科,发展应用学科,扶持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关键建设多层次、高水平学科专业群;文、理、工学科专业协调发展,构建科学合理学科专业体系。
人才培养定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实施分类分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含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拔尖创新型人才、应用复合型人才和国际化人才。
社会服务定位:立足苏北,服务江苏,辐射全国,影响海外。把学校建设成为强力支撑全省基础实现现代化高水平大学,直接融入区域创新体系创新型大学,有力推进苏北教育国际化先锋高校。
二、本科专业学科门类结构分布分析
学校现有80个本科专业,覆盖十个学科门类,本科专业学科结构分布合理,构建了文、理、工专业协调发展专业体系。
江苏师范大学本科专业学科结构分布一览表
学科
门类
法
学
工
学
管
理
学
教
育
学
经
济
学
理
学
历
史
学
农
学
文
学
艺
术
学
合
计
专业数量
4
19
9
5
5
14
1
2
10
11
80
百分比
5
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