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艾灸知识简介
艾灸知识简介
艾灸知识简介
艾灸知识简介
艾灸知识简介
第一章 艾灸常识
第二章 艾灸方法
第三章 艾灸中出现的问题
第四章 艾的识别方法
第五章 艾灸的注意事项
第六章 艾灸的常用工具
第一章 艾灸常识
常识一
艾灸,乃中国最古老的医术之一,属于医外治物理疗法,它源于远古时代,形成于商周年间,历
时 5000 千年。春秋战载温灸疗法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把灸法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进行
系统介绍。温灸形成于秦汉,发展于晋唐宋,成熟于元明。于公元6 世纪东渡日本,公元17 世纪西进
欧洲。
温灸是中医学中的一种传统理疗手段 (砭针灸药,中医四术之一) ,将点燃的药媒或加热的矿物,放置在人体经络、穴位所在位置的表层皮肤上,通过热和能量输入,引起人体“应激反应”来进行肌体自我调节,疏通脏腑,平衡阴阳,从而达到提高人体免疫力防治疾病的作用。
艾灸原理 : 通过点然艾绒熏灼人体穴位或病灶处,将艾的有效成份作用于人体穴位或病灶处,直接刺激、抑制交感神经,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调整功能平衡,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内脏组织白细胞的吞噬作用,温经活络、行气活血、消瘀散结、调整经络脏腑、扶正驱邪,达到治疗、保健的效果。
常识二
我们生活在世界上,都会遇到风寒暑湿燥的外邪侵犯,这些是得病的主要原因。还有疲劳,都是
艾灸知识简介
艾灸知识简介
艾灸知识简介
艾灸知识简介
造成身体酸痛的根源,久而久之会发展成关节的毛病,及时地用艾条来熏灸,把寒气暑气和疲劳引起的郁气,散发出来,是身体保健的关键。一般人这三种气都会有,最多的是寒暑两气。
先讲讲最容易受到风寒和暑热的双臂吧。
、中暑和受寒经常淤积在双肩,严重的就到了腋下。
Line1 暑气和寒气顺着头颈肩膀走到胳膊,再到肘关节,再到腕关节,
Line2 还有是从腋下,胳膊的里面一路痛下来。
B、还有疲劳也会使这两路的经络疼痛不堪。
到底是不是受了寒气和暑气,只要捏一下头颈两侧到肩膀之间的肌肉,有酸痛的硬块,那就是寒气和暑气淤积成的。还有腋下的疼痛的硬块,也是这寒暑两气造成的。这些一捏就痛的硬块不及时清除掉,淤积的寒暑两气和疲劳的郁气,就会慢慢侵入到关节里,形成炎症,那时候再治疗就非常困难了。
可以用刮痧、拔罐、推拿等办法,将这些淤积的硬块打散,使之消失,这些办法实在很伤人,不如用艾条来得温和。注:就是绝对不能刮痧拔罐的孕妇和产妇,也能使用艾条熏灸的。
把艾条点着后, 先熏灸头颈肩膀处淤积的硬块, 如果寒气和暑气淤积厉害的部位, 艾条熏上去,会产生刺痛的感觉,好象被烧到皮肤那样,痛得跳起来。咬牙忍受过去,会有一片的疼痛感产生,皮肤会变得红通通的,烫烫的,非常舒服。
然后用艾条熏灸肩膀的大关节,骨头缝里有寒气和暑气的话,就会感觉到有气往外走出来,是又酸又痛的感觉。
熏好了肩膀大关节,再捏着胳膊外侧的肌肉,就会发现有一条的肌肉是很硬、很痛的,也同样会产生不能忍受的刺痛和可以忍受的疼痛,有问题的地方,皮肤会熏得红红的、烫烫的。
到肘关节的地方,又是需要多花一点时间熏灸的,寒气和暑气是从上往下走的,到肘关节这儿会被阻塞一下,然后就到了肘以下的手臂了,还是熏灸外侧疼痛处。一直到腕关节。
腕关节先熏灸手背的一面,再熏灸虎口和大拇指,再依次熏灸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拇指。
手指的每个关节都要熏灸到,最后是手指尖。
然后从腋下的结成硬块的疼痛地方开始熏灸,从胳臂的内侧一点一点往下熏灸,一直到手掌。
先熏灸掌心,再熏灸五个手指,和熏灸手背的方法相同。
艾灸知识简介
艾灸知识简介
艾灸知识简介
艾灸知识简介
艾灸知识简介
艾灸知识简介
艾灸知识简介
两个肩膀和胳膊到手掌都这样熏灸一遍,大约烧掉半支艾条为度。
很多人认为熏灸一定要精通穴位,所以都去找医生推拿熏灸,其实在祛除风寒和暑气的时候,中医还有一种灵活的穴位叫“阿是穴”,意思是哪里痛,哪里就是可以治疗的穴位。
所以捏着经脉的疼痛处、自上而下地熏灸,就不受固定穴位的限制,可以把体内淤积的寒气、暑气驱赶出来。
用艾条来熏灸是很舒服的,最好是睡觉前来熏灸。治疗以后立刻包进被子里睡觉,治疗的效果最好。
不过,用艾条熏灸是比较慢一点的, 有时候不如拔罐刮痧来得快。 所以夏天中暑还是要先刮痧。
艾条针对陈年淤积的寒暑气,是非常好的。
熏灸以后,不要马上洗澡,最好到24 小时后再洗澡。
常识三
温灸养生在身体方面有六大功效:温肌散寒、疏风解表;温经通络、活血散瘀;温中活里、强脏壮腑;温阴补虚、回阳固脱;行气活血、消火化淤;平衡阴阳、保健防病。用于风、寒、湿痹痛,痿证,虚寒咳喘,泄泻,胃脘冷痛,遗精,阳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