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变形记》教案(粤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95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变形记》教案(粤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小雄 2021/12/16 文件大小:9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变形记》教案(粤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变形记》教案(粤教版高一必修)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细致体会表现主义的艺术特征。
通过了解背景、分析情节去把握小说的主题。
通过分析情节及描写方法去欣赏人物性格。
如何认识表现主义小说。
教学重点:情节、人物、主题。
教学难点:表现主义的艺术特征。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导入:
外国小说流派 表现主义 卡夫卡《变形记》。
现代主义文学产生和发展的社会条件,是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空前浩劫 及由此产生的知识分子严重的信仰危机,其理论基础,则是这时期广泛流行的种 种主观唯心主义哲学。战争的种种灾难,使作家们原有的理性、正义、博爱、信 赖等价值观念全部倒塌。......他们便一反传统文学的理性思维、有序组合和对事 物的现实描写,而主张在非理性和反常规的格局下表现作家主观的直接体验。于 是我们看到,现代主义文学不仅渗透悲观情绪和虚无思想,且到处充满潜意识、 梦幻、象征、直觉、联想和自我。其人物描写常常非性格化,故事叙述常常非情 节化,结构安排常常非层次化。总之,非理性、反传统、重表现、重自我、 重形式,即是现代主义文学艺术表现的基本特征。它是处于信仰危机的西方知识 分子对现实的曲折反映。(《百科辞典文学辞典》,学苑出版社出版,总主编:何 立,第518页)
现代派在思想内容方面的典型特征是它在四种基本关系上所表现出来的 全面的扭曲和严重的异化:在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包括大自然、人性 和物质世界)和人与自我四种关系上的尖锐矛盾和畸形脱节,以及由之产生的精 神创伤和变态心理,悲观绝望的情绪和虚无主义思想。这四种关系的全面异化是
由现代资本主义关系的腐蚀作用所造成的,它们是在巨大压力下被扭曲的。现代 派文学的社会意义和认识价值也正在于此。(《外国现代作品选前言》第5页, 袁可嘉,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
作者作品介绍:
弗兰茨卡夫卡(1883〜1924),奥地利小说家,生前默默无闻,死后却赢得世人 惊服,与马塞尔普鲁斯特、詹姆斯乔伊斯等并称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 师。:1909年开始发表作品,1915年因短篇小说《司炉工》获冯塔纳德国文学奖 金。短篇名作有《判决》《变形记》《在流放地》《中国长城》《乡村医生》《致科 学院的报告》《饥饿艺术家》《地洞》《猎人格拉克斯》《歌手约瑟芬,或耗子之流》 等,长篇小说有《审判》《城堡》《美国》。他的作品大都是死后由挚友马克斯布 洛德编辑出版的。(详细介绍见教师用书)
背景介绍:
1914年至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使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萧条,社会动 荡,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黑暗的现实,痛苦的生活,使得人们对资本主义 社会失去信心,一方面寻求出路,锐意改革,一方面又陷于孤独、颓废、绝望之 中。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一些思想敏锐的艺术家认为世界是混乱的、荒诞的, 他们著书立说,批判资本主义的人际关系,批判摧残人性的社会制度。第一次世 界大战前后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现代主义文学应运而生。现代主义文学作品 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人和人之间关系的冷酷,人对社会的绝望。艺术上 强调使用极度夸张以至怪诞离奇的表现手法,描绘扭曲的人性,表现人的本能和 无意识的主观感受,开掘个人的直觉、本能、无意识、梦幻、变态心理以至半疯 狂、疯狂的言行、心理。现代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