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塘栖古镇.doc

格式:doc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塘栖古镇.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7/2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塘栖古镇.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塘栖古镇:位于杭州市北部,与湖州市的德清县接壤,距市区中心约 20 公里,距区政府所在地临平约 13 公里,著名的京杭大运河穿镇而过,使其成为苏、沪、嘉、湖的水路要津, 历朝历代以来,塘栖均为杭州市的水上门户。中文名称: 塘栖镇地理位置: 杭州市北部,与湖州市德清县接壤面积: 79 平方公里人口: 10 万余人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老街景点在水北街,路线: 富邦, 沿世纪大道往西, 右转到望梅路一直往北( 经过运溪路/09 省道), 转塘栖路(往北) ,左转到里仁北路,左转到水北街。塘栖历史悠久, 始建于北宋, 自元代商贾云集, 蔚成大镇, 明清时富甲一方, 贵为“江南十大名镇”之首。塘栖, 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 文人辈出, 书香***; 塘栖, 文物遗产众多, 广济长桥、郭璞古井、乾隆御碑、栖溪讲舍碑、太师第弄、水南庙……默默向人们细述当年风采;塘栖,人杰地灵,物产丰盛,枇杷名扬天下,丝绸香飘海外,自古就是贡品。塘栖是座古镇, 同时也是一座新城, 虽然历经岁月沧桑, 失去了“三十六爿桥”、“七十二条半弄”的风貌, 但是她的魂和根还在, 并且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在经济大潮中, 她依然走在余杭区的前列。镇区的东南有超山诸峰, 素有“十里梅花香雪海”之称, 为江南三大探梅胜地之一, 与碧波涟漪的丁山湖形成了山水相映的迷人景观。塘栖的古建筑颇具特色, 那些明清建筑, 深宅大院皆高筑封火墙, 隐于弄内, 引升出一条又一条的陪弄,据说旧时全镇共有弄堂七十二条半。塘栖又是标准的水乡,处处是河,镇上的街面全都沿河而建,落成在屋檐里面,俗称“过街楼”。为方便那些从水路而来的客商们休息, 在那沿河的一面还都建有一长溜美人靠( 塘栖人称这为“米床”)。那一条条河道一条条街, 全都用高高低低的石桥相连, 全镇共有石桥三十六爿半。最有趣的是, 就连那些高高低低的石桥上, 都十分讲究地搭有桥棚, 使得来往的行人雨天淋不到雨水, 晴天晒不到日头。这廊檐街之广、之盛, 在江南水乡可以说找不出第二家, 名震整个江南。有俗语称:“跑过三关六码头,不及塘栖廊檐头”。怪不得,连丰子恺先生家乡桐乡石门的一句歇后语都以塘栖的廊檐街为内容,叫做“塘栖街上落雨—轮(淋)不着”。塘栖山明水秀, 名胜古迹较多, 自古以来就有着众多美丽的诱人景色。旧时, 塘栖古镇曾有栖溪十六景之说,分别为:芳杜菱歌、厂阴渔火、长桥月色、溪口风帆、永明晚钟、清流高阁、塔址芙蓉、北塘夜市、南山翠微、柳堂春晓、超颠远眺、溪河夜泊、翠河秋色、超峰雪霁、西浦斜阳、横潭渔火。文人雅士们纷纷为这些景色呤诗咏句, 为那些景点增光添彩, 留下了不少诸如“市门相向锁长虹,画舸奔云趁晚风”之类的佳句。历经沧桑,时过境迁, 时至今日,那些昔日的胜景大都早已湮没不存。然今尚存的超山观梅胜景, 则在新时期中焕发了青春。超山素为江南三大探梅胜地之一, 与江苏的邓尉、无锡的梅园齐名。随着旅游业的开发, 不但重现了十里梅海的胜景, 而且还建成中国第一印山;镇中心横跨运河的广济桥,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桥始建于 1498 年,系京杭大运河上唯一的一座七孔石拱桥;广济桥下的郭璞井,传说为晋人郭璞所建; 水北保存完好的乾隆御碑, 系浙江省境内最大的石碑之一……除此之外, 还有南宋古庙、吴昌硕墓、三条半古弄、八字桥古街等等。为了充分挖掘塘栖的文化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