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读《玫瑰与教育》有感.doc

格式:doc   大小:28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读《玫瑰与教育》有感.doc

上传人:wzt520728 2021/12/17 文件大小:2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读《玫瑰与教育》有感.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做一个有追求的教师
——读《玫瑰与教育》有感
扬州市艺蕾小学 王安梅 2010年4月
读完窦桂梅老师的《玫瑰与教育》全书,掩卷沉思,这本书给我留下许多深刻的印象和感触。下面我就三个方面谈谈我的读后感想。
一、做一个有专业尊严的教师
去年,学校就曾组织我们读过窦桂梅老师的专访《语文要给孩子一座田园和一座花园》。在那次专访中,窦老师就曾谈及了目前教师自身的学科专业素养问题。有人这样评价我们语文教师:视野不宽,底蕴不厚,情趣不多,教学乏味。我常有种对号入座的冲动。“视野不宽,底蕴不厚,情趣不多,教学乏味!”这些个字眼深深刺痛我的眼睛,内心更有诸多的感受和感慨想要倾泻于笔端。不过,这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搜肠刮肚,可捕捉到的语言未必跟思绪合拍,在每天都跟其打交道的文字面前,我却感到那么无助,内心不禁涌起阵阵的惶恐。反思其原因,窦老师的话仿佛说的就是我了。
今天,读了窦老师《做一个有专业尊严的教师》,我不禁质问自己:我拿什么给我的学生?回想自己毕业后教书十几来年,除了压迫自己看看教育教学方面的书,其他文学方面的书几乎没翻过,书架上,学生时代买来的书也成为一种装饰。作为一名语文专业教师,如果自身的文化素养不高,知识不丰富,课堂知识就不丰满,课堂驾驭能力就差,简单的例子:如,自己古诗词方面积累不多,遇到填空题都要翻书查资料,降低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不说,自己也感觉甚是麻烦。自己缺少教育思想、教学理论的关照,回想以往听课评课的情景,在难得的、美味的大餐前,我像一头饥饿的牛,狼吞虎咽,将自己的胃塞得满满的。但牛的胃是需要“反刍”的,这顿美餐如果少了听课学****后的梳理总结,即使天天享用“大餐”也可能出现“营养不良”啊。 “知其然,叹其然,而不知其之所以然”的“看热闹”境地,让自己见解肤浅,更不用说过后经常去梳理听课记录,揣摩分析教者设计的精妙或不足之处,细品课堂场景和细节,进行理性的总结归纳,把它真正的内化为自己的经验了。
窦老师在文中提出,做一个有专业尊严的教师,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即:一、要有专业自信。自信由何而来?掌握教育学,有宽泛的人文视野,有一定的学科专业知识,这是你该拥有的最低限,还要强调教师内在专业精神的生长,切不可被
“异化 ”, “他我”。二、要有专业“自能”。如何树立教师课堂的专业自能?一句话,研究教学,除此之外,别无他法。“实践性知识”的构建,才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梁实秋说:“读书永远不恨其晚,即使晚了,也比不读强。”我则更要学窦老师“读书、实践、思考,永远不恨其晚,即使晚了,也比不做强。”窦老师在《清兮浊兮沧浪水》一文中也提及:“反思才是教师成长的推进器。”进行感性工作的同时,更要从理性上反省自己。“成长就是一点一点的对细节的反思积累起来的高度。”三、要有“专业自我”,现在的专业培训常让我们“跟着风跑”,甚至是“不知所措”或“为他独尊”。窦老师则给我们指明方向,改变不了现实可以改变自己。改变自己就是要让自己有独特的思考和独立的人格。唯有这样,自己才可以变得平和、平静。
我们不妨学着进行一下自我画像:
(1)专业描述:“我是一个怎样的教师”;
(2)专业动机:从事教师职业的动机是什么;
(3)专业心态:对自身工作境况的满意程度怎样;
(4)专业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