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1
文档名称:

四川 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doc

格式:doc   大小:112KB   页数:5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四川 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doc

上传人:511709291 2021/12/17 文件大小:11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四川 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word
word
2 / 51
word
某某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2011年1月24日某某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某某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2015年)》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共某某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是引导市场主体行为的重要指南,是未来五年我省经济社会开展的宏伟蓝图,是全省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第一篇指导思想和开展目标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继续推进“两个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开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我省加快开展的战略机遇期,要准确把握未来开展形势,抢抓机遇,攻坚破难,乘势而上,努力开创科学开展新局面。
第一章规划背景
第一节“十一五〞时期开展成就
“十一五〞时期是我省经济社会开展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各族人民,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奋力推进“两个加快〞,全省经济社会开展取得巨大成就。国民经济快速开展,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根底设施建设成效显著,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明显成效。重点领域改革扎实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取得突破,充分开放合作打开新局面。社会事业全面开展,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民族地区开展取得长足进步。社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全省社会保持和谐稳定。社会主义某某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推进。抗震救灾取得伟大胜利,灾后恢复重建任务根本完成,地震灾区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巨大变化,焕发出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注:①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是当年价,增速按可比价计算。②人均指标、城镇化率是由常住人口计算。③ []内为五年累计数。④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现状值为2008年值。⑤加注“*〞的数据为2009年数。⑥城镇职工根本养老保险指标按老口径统计,仅包括企业参保职工。⑦年均增长值为负是指年均下降。⑧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吨标煤/万元)采用等价值法测算。
第二节“十二五〞面临形势
“十二五〞时期,和平、开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开展,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开展。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的竞争更加激烈,气候变化以与能源、资源、粮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我国开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开展,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开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开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加快转变经济开展方式刻不容缓。
经过“十一五〞时期的开展,我省经济社会开展的根底更加结实,开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不断增强,进入推进更好更快更大开展的新阶段。“十二五〞时期,我省面临国家把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开展总体战略的优先位置、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开展的长期战略方针、进一步支持地震灾区开展振兴、大力扶持民族地区跨越开展和贫困地区加快开展等重大机遇,具备了进一步加快开展的良好根底和有利条件。同时,
word
word
2 / 51
word
“人口多、底子薄、不平衡、欠兴旺〞仍然是我省最大的省情,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初级阶段特征明显仍然是我省最大的实际,开展不足、开展水平不高仍然是我省最大的问题。我省还面临着资源环境约束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区域开展竞争加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等压力和挑战。必须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开展趋势,抢抓开展机遇,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努力实现经济跨越开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第二章指导思想
“十二五〞时期,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以科学开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开展方式为主线,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机遇,坚持“一主、三化、三加强〞的根本思路,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全面加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与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提高综合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开展能力,努力实现开展新跨越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建成西部经济开展高地和建成全面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