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相见欢》
相见欢
.rs-icon{background:url("") no-repeat scroll -7px -9px transparent;width:84px;position:relative;display:inline-block;height:31px;line-height:31px;text-decoration:none}.rs-icon-over{background-position:-7px -52px}h2 .rs-icon{height:27px;line-height:27px;background-position:-7px -13px}h2 .rs-icon-over{background-position:-7px -56px}.rs-icon a{height:31px;margin-left:44px;width:42px;top:0;left:0;position:absolute}
百科名片
相见欢,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又名“乌夜啼”、“秋夜月”、“上西楼”等。三十六字,上片平韵,下片两仄韵两平韵。目录
词牌名
韵律分析
易混辨析
格律对照
南唐名词
原文
翻译
赏析
作者
注释
相见欢之二
原文
译文
注释
赏析
纳兰容若作品
原文
注释
解析
赏析
朱敦儒作品
原文
作者简介
写作背景
注释
简析
赏析
宋代例词
相见欢
相见欢·微云一抹遥峰
相见欢·落花如梦凄迷
相见欢
歌手专辑
基本信息
专辑介绍
歌曲《相见欢》
编辑本段词牌名
该调仿于唐,正名《相见欢》,南唐后主作此调时已归宋。故宫
《相见欢》
禾黍,感事怀人,诚有不堪回首之悲,因此又名“忆真妃”。又因为此调中有“上西楼”、“秋月”之句,故又名“上西楼”、“西楼子”、“秋夜月”。宋人则又名之为“乌夜啼”。《词苑丛谈》云:“南唐李后主乌夜啼词最为凄惋,词曰:‘无言独上西楼’云云。”顾“锦堂春”亦名“乌夜啼”﹞;且“秋夜月”亦另有八十二字正调,此所应细辨者也。又有一名曰“月上瓜洲”。
编辑本段韵律分析
相见欢凡两用韵,前半皆用平韵。第一六字,一、三字平仄可不拘。第二句与"捣链子"同。第三句为九字句,于第四字略断作豆,但也有于第六字断句者。(万氏《词律》)此等九字句尽可先成七言一句,而后再寻两字冠之。后主此词正用此法。后半起二句换仄韵最宜注意。万氏《词律》云:“断乱二字,是换仄韵,各谱具失注,是使学者失去二韵,其误甚矣。”第三句仍协平韵,与前半第二句同。末句亦为九字句,句法与前半末句无异。
编辑本段易混辨析
梅氏曰赵令畴词(楼上萦帘弱絮)当是“乌夜啼”而非“相见欢”之别名。据《唐宋词鉴赏辞典》后附《词牌简介》,“乌夜”亦是唐教坊曲,又名“圣无忧”,平韵四十七字,又有四十八字体,或名“锦堂春”。其与“相见欢”之别名“乌夜啼”不同。
编辑本段格律对照
中平中仄平平(韵),仄平平(韵)
金陵城上西楼, 倚清秋,
《相见欢》
中仄中平平仄 仄平平(韵)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中仄(韵),中平仄(韵),仄平平(韵)
中原乱, 簪缨散, 几时收?
中仄中平平仄 仄平平(韵)
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编辑本段南唐名词
原文
相见欢
(唐)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相见欢》
剪不断,理还乱,
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翻译
默默无言,孤孤单单,独自一人缓缓登上空空的西楼,抬头望天,只有一弯如钩的冷月相伴。低头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