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银杏的栽培技术栽培价值银杏俗称白果树、公孙树或鸭掌子树,经第四纪冰川期后仅存于中国,为我国重要特产果树之一。银杏树的综合利用价值很大。其食用部分为种仁,营养丰富,香糯可口,是高级滋补品和高级菜肴的良好配料,并具一定的药用价值,有化痰、止咳、补肺、通经、止浊、利尿和杀菌等功效。历来我国银杏远销南洋等地,是传统的出口干果,目前外销供不应求。银杏树姿挺拔雄伟,叶片洁净、秀丽,对烟尘污染具有一定的抗性,并能净化空气,病虫害极少,所以也是重要的风景树木和四旁绿化的优良树种。近年用以制作树桩盆景,销售也极看好。银杏木材材质细软富弹性, 不易变形, 为精细工艺品及贵重家具用材, 唯成材历时过长, 生产量较少,难以满足社会需要。叶片能提制冠心酮新药,治疗心血管系统的疾病,为出口物资( 在近落叶前采收); 即使落叶, 也可供缝制药枕用。核外肉质种皮可供提炼栲胶, 捣烂加水可制止农药,有杀虫作用。主要种类和品种银杏为孑遗植物,现仅存一届一种,即 GinkgO biloba 。此外,还有叶籽银杏等变种, 部分种子生于叶上,种柄和叶柄合而为一。在植物分类上,银杏属于裸子植物。胚珠生长在珠托上, 外无子房包被, 放成熟时种子外面不具果皮。通常所见核果状的“果实”, 实际上是银杏的种子,本书中称为“种实”,以与真正的果实相区别。栽培品种通常根据种实和种核的性状分为佛手、梅核和马铃三类。佛手类品种的种核多呈长倒卵形或长椭圆形,两侧具棱线而无明显的冀边。种仁丰满, 味甘美。本类品种最受市场欢迎。其中优良品种有江苏泰兴、邳州的家佛指,吴县洞庭西山的洞庭王;浙江诸暨的卵果佛手、长柄佛手和圆底佛手以及广西兴安的橄榄佛手等。梅核类品种的种核较小,常近圆形,略扁,背腹面常厚薄不均,两侧棱线在距基部不远处呈翼状边缘。种仁多有苦味,品质较差。本类品种对旱、涝的抗性较强。其中较好的品种有浙江诸暨的大梅核,广西兴安、灵川的桐子果、棉花果。有时本类品种供作嫁接用的优良砧木。马铃类品种的种核呈椭圆形或纺锤形,侧面有棱而翼不明显。形态与品质介于上述两类品种之间。较好的品种如浙江诸暨,江苏邳州、新沂的大马铃,广西兴安的黄皮果等。此外,山东郯城的大金坠和大圆铃品种速生丰产,也是优良品种。生长结果习性银杏是生长缓慢、结种迟、寿命长的落叶果树,雌雄异株,常形成干性强、层性明显的高大树冠。实生树树冠多呈塔形、圆锥形或广卵圆形,嫁接树在缺中心干或中心干生长受阻的情况下, 树冠在生长后期可开张为半圆形或开心形。冠内枝条明显分成长枝和短缩枝两类。长枝由枝条先端数芽向上、向外延伸形成,是构成树冠的基础。短缩枝是由枝条中、下部的芽先形成时丛技, 以后每年微弱延伸叠加而成, 节间极短, 也称“鳞枝”或“奶枝”。在一定条件下, 短缩枝也能抽发出长枝。 10 年生以下的幼树, 长枝抽发的比例较高, 可占总发枝量的 70 %左右。 50 年生以上的大树。长枝发生量锐减, 短缩枝发生的比例显著增加, 可占总发枝量的 80 %以上, 故成年大树树冠常较稀疏。有时, 老树或大枝的隐芽也可直接萌生形成短缩枝。达结实年龄后,银杏树的雌花和雄花序即分别簇生在雌、雄株的短缩枝上。短缩枝上有叶5~ 14 片不等,一般 6 片叶以上的粗壮短枝即可形成花芽。花芽为混合芽,项生,春季抽出极短梢后在叶腋开花。雌株上的每个短缩枝可结种实 2~ 14 个(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