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常用方法有补桩、接桩、复打、补强、纠偏、扩大承台、复合地基等􀀂 Ι种。下面结合事故发生的原因分别介绍各种方法的应用情况。一、成孔事故处理方法发生成孔事故应尽力挽救, 避免轻易报废, 常用处理方法有: 1 、掉钻、埋钻事故处理钻孔灌注桩成孔时, 遇到淤泥质粉土、细砂、粉砂等不稳定土层时, 常易发生塌孔埋钻事故; 在钻进砾石层时, 常发生掉钻事故。这类事故一般采用以下三种方法处理。 1) 钢丝绳套法打捞钻头。当出现掉钻事故后, 可用端部套有钢丝绳圈的钻杆下入孔内, 待导管套住钻头法兰后, 窜动导管和钢丝绳, 使绳套下落到钻头上, 再用升降机拉紧钢丝绳套栓牢钻头, 提升出孔口。 2) 卡瓦打捞钻杆。利用钻杆顶部的法兰盘, 制作钟罩式卡瓦打捞器, 罩内设置三个卡瓦, 并用制动弹簧使卡瓦保持水平位置, 卡瓦围绕转轴活动, 当钻杆法兰进入打捞器后, 可推开卡瓦, 提升打捞器时, 卡瓦卡住法兰而将钻杆提起。 3) 塌孔埋钻事故处理方法。先用普遍刮刀钻头扫孔到事故钻具顶部, 然后用特制的套孔钻具将钻具周围坍塌物清除干净,最后用打捞钩在孔内上下移动, 钩住钻杆法兰盘后提升出孔。 2 、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塌孔、缩颈、漏浆、孔斜事故处理 1) 成孔时出现缩颈、塌孔时, 应立即投入粘土块, 使钻头慢速空转不进尺, 并降低泥浆输入速度和数量进行固壁, 然后用慢速钻进通过事故段。 2) 漏浆处理。当泥浆突然漏失时, 也应立即回填粘土, 待泥浆面不再下降, 表明孔壁漏浆处已堵塞和形成新孔壁, 即可开始正常钻进。 3) 孔斜、孔径不规则的处理。可往复提钻, 从上到下进行扫孔。若发现钻头卡孔提钻困难时, 不得硬拉猛提, 应继续慢速低回程往复扫孔。若无效, 应使用打捞套、打捞钩等辅助工具助提, 以防钻杆拔断, 钻头掉落。当孔斜或孔径不规则较严重时, 应及时提钻并往孔内填粘土至合格处 0 5m 以上, 再将钻头放下, 提落数次, 用钻具挤压粘土, 然后慢速钻进。二、导管事故处理方法灌注桩成桩过程中常采用导管水下浇注混凝土的方法, 施工不当时, 易发生卡管、导管吊断和导管底端外露事故, 这些统称为导管事故。一般可采用下述方法处理。 1 、卡管事故处理方法 1) 疏通法。当混凝土和易性差、流动度小, 或石子粒径过大、混凝土供应不及时, 以及止水栓球;堵塞等原因造成的卡管事故, 除了首罐混凝土堵管必须返工处理外, 一般可采用下述方法疏通。(1) 长钢钎或∮ 25 以上钢筋冲凿管内混凝土(2) 用铁锤敲震导管法兰(3) 抖动起吊绳( 4 )导管上安装附着式振动器。 2 )提升法。当导管下端距孔底间隙较小、甚至插入土中造成的卡管事故, 可采用缓慢提升导管印 80~100cm, 待混凝土开始下落时, 再将导管下降 40~50cm 。 3) 重插法。当采用上述两种方法无效时, 只有提升导管出孔外, 清理后重插。若已无法插入已浇混凝土中, 该桩只好报废。 2 、导管拔断处理方法导管埋入混凝土过深或机械设备故障没有及时拔升导管, 以及导管法兰被钢筋钩挂牢等原因常可造成提升导管困难, 出现拔断导管事故, 一般可采用下述方法处理。 1 )重插法。清除拔断的导管, 如混凝土尚未凝固, 重新换个位置插入新导管。 2) 接桩法。如桩混凝土面离设计桩顶标高较近( 如不超过 3m 时) , 可采用震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