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1
文档名称:

智慧修炼术-零项修炼.doc

格式:doc   页数:10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智慧修炼术-零项修炼.doc

上传人:管理资源吧 2011/7/2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智慧修炼术-零项修炼.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目录
第一章心智科学 3
1、零项修炼——禅的实践 3
2、《零项修炼》——不是序言的序言 11
3、心智科学 15
4、解读人类大脑 16
5、经营大脑 20
6、揭开大脑“顿悟”之謎 29
8、大脑中有“天才按钮”(刺激特定区域常人能变天才) 31
9、多问一个为什么(思维可以训练,训练就可能提高) 33
10、学会沉默 33
11、静坐,呼吸间的健康“心”风潮 34
12、如何在禅定时对待念头——选自波卡仁波切的启示 36
第二章商道——心的管理 37
1、商道禅道八正道 37
3、没有管理的管理——禅的涵养、心的管理 39
4、管理废话和MBA“病毒” 39
5、大企业:人类最伟大的创新 39
6、GE再学习:像经营大公司一样经营小公司 39
7、精益生产以人为本 39
8、谢清海靠“3R”指路 39
9、给杰克·韦尔奇的一封信(附杰克·韦尔奇的回信) 39
◆杰克·韦尔奇的回信 39
10、管理的最高境界是“禅” 39
11、上帝安排的任务 39
12、大众汽车办起了大学——改进现有教育体系专为企业培养人才 39
第三章诗的教化 39
1、花有几种颜色 39
2、学风:大学立校之本 39
3、遥远的掌声 39
4、熟读唐诗 39
5、法国的高考作文题 39
6、世界名校是这样炼成的 39
7、工作是我们用生命去做的事 39
8、短 39
第四章禅的涵养 39
1、卡莉:找到你热爱的东西 39
2、感谢敌人 39
3、规则与效率 39
4、为什么不守秩序 39
5、穷人与富人 39
6、被自己淘汰 39
7、指责过份 39
8、活在当下 39
9、无福消受的浓汤 39
10、追寻一种精神 39
11、造化的报应 39
附录 39
稻盛和夫先生的回信 39
正气歌 39
普贤行愿品 39
静坐要领 39
宝石操 39
参考书目 39
第一章心智科学
1、零项修炼——禅的实践
文/王绍璠
禅不是宗教,并且与一切宗教的本质及其形式完全无关。
禅(世界里)没有创世者、造物者,也没有上帝、救世主,更没有神化的佛陀;禅不需要信仰,并且认为信仰是对真理本身最大的亵渎和遮蔽,但却又包融信仰,使信仰更接近智慧和真理。
禅更扬弃和超越了千百年来婆罗门化的中国佛教的宗教迷信内容及形式。
禅继承了原始佛教的智慧,含融了中国诸子百家的精蕴,形成了涵盖中印文化精华的思想体系。
禅旗帜鲜明地反对一切迷信的、跳大神式的宗教;只以实证而得来的智慧面对人生和宇宙的诸般问题。
禅不是哲学,并且与任何哲学的体系及其内涵完全无关。
禅不是逻辑的思考、线性的思维。辩证的思想、立体的思维是深层思维的方法论,而禅则是完善和达成这种方法论的实证方法,是指示真理和智慧的金手指。
禅不是语言文字、知识推理的“戏论”,而是提升直觉思维、创新能力的“方法”。
禅不是神秘主义,也不是不可言说、不可实证的神奇“境界”。禅如诗一般,可以兴,可以群,可以怨,可以观,可以道,可以名。禅只要如实修炼,真修实证,即可证得,而后横说竖说,炽然说,众生说,尽在言中而不失其旨。如或不然,任你千般巧说,万种风情,终究是夏虫语冰,说食不饱。
禅的梵文是“Dhyana”,汉文的音译为“禅那”,简称为“禅”,汉语拼音为“Chan”,日本人发音为“Zen”,现代国际通用“Zen”来代表“禅”。
“禅那”在梵文的原始意义有“思维修”,“静虑”、“三昧”等含义,是和现代所谓的宗教、哲学完全不同的一种体系,然而并非高深莫测,与现代脑医学和脑生理学却相互关连。
禅之初始源于古印度,早在远古之世的《奥义书》中便有关于禅的记载。现代考古学家在印度“河谷”一带,发掘出大量远古文物,其中发现一些古代货币和饰物上面,刻有瑜珈行者在树下静坐的图像。河谷文化比起后来的雅里安文化还要古老,足证静坐文化渊源甚为久远。
迨至后来释迦牟尼出世,化腐朽为神奇,转宗教为智慧,辟婆罗门外道迷信而启正法于人间,并采用其中有关禅的精义,以之作为特定的修持法门。
依原始佛教之说,禅不止可以治疗身心之病,促进身心健康,更重要的是能改善思维能力,获取智慧,提升生命素质,进而回归到“心”之本体,证得无漏智慧。
因此,禅是指生命得以升华,素质得以转化,理想得以落实的实践方法。是一种生命上或行为上的践履,通过这种践履,智慧才能增生,生命才能成熟。
禅,其实并非只是精神上的“静”与“定”,更重要的是如法思维(如理作意),这样才能与真实相应,从而得到开悟。禅是思维修,换言之,人要有正确、如理的思维才能与真实相应,才能开发智慧。
这种思维修对现代人来说极为重要。现代人不善思维,即使如当代西方学人之思考方法、语言哲学和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