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知识管理案例分析.doc

格式:doc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知识管理案例分析.doc

上传人:薄荷牛奶 2016/7/2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知识管理案例分析.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知识管理案例分析摘要: 作为知识经济的核心, 知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知识能够创造巨大的企业价值, 这是十分简单的道理; 可是, 如何创造、收集、分享和利用这些知识, 并将其转化为实际的价值, 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本文主要通过一个项目型公司的案例, 介绍建立知识管理体系的策略和主要方法, 同时还将介绍一家名列全球十大石油公司的大型国有企业的知识管理计划的部分内容。一、客户的背景以及面临的挑战我们的客户是一家以对外工程承包为核心业务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在几十个国家承担过数百个各种不同形式的对外经济援助项目和国内建设项目。公司对外工程承包总额在 12 亿美元以上。公司总部设在北京,在亚洲、非洲、中东、欧洲、美洲和澳洲等地均设有代表处,承办公司的各类业务。由于公司从事的大都是国际工程项目,项目的时间跨度一般比较长,有的甚至在 10 年以上,因此,全生命周期的项目管理对于企业的成功就变得至关重要。为此, 在 2001 年,公司制定了向知识和资本密集型工程项目管理公司迈进的战略远景。然而, 许多因素制约着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 公司在非洲承接了一个电站建设项目,项目组成员克服了语言文化法律和技术等方面的重重困难,终于按计划在两年时间内完成了电站建设; 可惜的是由于没有将这些重要资料和经验进行及时整理, 当公司投标非洲另一个电站的建设项目时, 新的项目组差不多是从头开始收集当地的资料, 在项目执行的过程中, 许多原本已经解决的问题又一次出现, 项目组不得不花费宝贵的时间进行重新协调和谈判,对项目成本和进度都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 原因就在于公司还没有建立起有效的信息和知识共享的环境和机制。由于缺乏规范的和标准化的项目管理流程, 每个项目组都是各有一套。公司中的绝大部分知识是以个人知识的形式存在的,包括员工个人头脑中的隐性知识与保存在个人电脑或文件柜里的显形知识。公司领导早就意识到将个人知识转化为组织知识的必要性,然而在推行知识共享体系的过程中, 公司面临着许多挑战: ?每个项目组都有各自的经验和诀窍, 许多经验都是通过教训才取得的, 因此, 如果没有合适的激励措施,就不愿意贡献出来?即便愿意同大家分享个人知识,又不知道谁需要以及通过什么有效的途径来分享,许多知识散落在各处,不了解如何分类,很少进行整理,难以查找?很多时候,由于不能及时整理,这些经验和知识就随时间流失、遗忘或失效了, 或者错过了最佳时机, 其价值也会降低, 也有很多宝贵的知识随着人的流动如退休、离职、调动、提升而流失?虽然已经建立了公司的内部网站,许多人都不觉得上面有什么重要的资料二、知识管理的解决方案工程公司的领导意识到, 如果不能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知识管理体系, 公司的知识型战略的目标就永远无法实现, 因此公司领导决定聘请安达信公司协助建设知识管理体系。根据知识管理的最佳实践,达成有效的知识管理的要素包括三方面:技术手段、人员的交流和企业文化。显然, 技术手段是不可缺少的, 如果没有一个高效的技术平台和知识库系统, 知识就没有一个交流和分享的基础; 然而, 知识管理所代表的并不是一个技术网络,而是一个人员交流的网络,因此必须建立人际网络即知识社群;最后,知识管理成功与否的最关键要素是建立适合知识分享的企业文化以及相应的激励机制。这个知识管理案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