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一个“水上漂”的“花花世界”本报记者徐亚平通讯员彭新华张脱冬看见受伤的野鸭子不抓; 发现戏水的江豚主动绕道;船上栽花种草; 湖里不丢废弃物。一年 365 天行走在洞庭湖、长江, 靠运送芦苇为生的沅江船工夏欣欣, 实践着自己朴素的环保理念,一晃就是 10 来年。 6月 18日, 记者和岳阳市江豚保护协会志愿者巡逻长江岳阳 B 赤壁段时, 再次走进了“水上漂”一族夏欣欣的“花花世界”。与芦苇为伴的人 10 时,记者来到了长江湖北赤壁江段。只见 20 多条机帆船一溜儿摆开,都是湖南来的芦苇船; 船上芦苇堆得像座山。夏欣欣和妻子谌永红站在船上笑眯眯地迎接我们。记者是去年在洞庭湖里认识夏欣欣夫妇的。老夏今年 50 岁,沅江人,中等个子,单瘦,黝黑,一抹浓黑的小胡子, 一笑露出二排雪白的牙齿。上个世纪 90 年代初,他购船跑水上运输,在洞庭湖运送芦苇已经 10 年了。老夏的船上装了 300 吨芦苇, 是从君山运过来的, 准备送到赤壁的纸厂去,但要挨个排队等待。“我们在这里已经等了 10 来天了, 大约还要两个星期才轮得交货。”老夏掰着手指计算着。“老夏,今年收成怎么样啊?”“运送芦苇是从头年 10 月开始的,要到今年 7 月结束,能够运送 10 来趟,大概五万多元的收入吧, 将就着过日子。”谌永红笑着在一旁帮腔。没有芦苇运送的时候干嘛?“就修船、守船。一年 365 天都在船上, 洞庭湖就是我们的家。”老夏说着这话的时候, 充满着深情与自豪。“那你们怎么打发湖上的日子呢?”老夏笑而不答,将记者引向了船头。“水上花园”上下两层的船头长满花花草草。鲜艳的太阳花、素雅的兰花、浑圆的仙人球,给我们带来惊喜。记者特意数了数, 足有 28 盆。栽花用的盆子大小、高低不一:8 个装植物油的塑料桶, 3 个油漆桶,还有 2 个装棒棒糖的塑料桶,一个废铁皮茶桶,一个废铝水壶……老夏挠挠后脑勺,憨厚地说:“这都是老婆栽的,她爱美, 没事喜欢侍弄花草。这些桶啊、壶啊, 都是废品, 但我留下来了, 丢弃了可惜, 还会给洞庭湖、长江造成污染呢。”说起水上环保,老夏的话就多起来:“我们这些人长年以湖为家, 鸟是我们的朋友。一到冬天, 洞庭湖的鸟特别多, 我们从不去打, 有时候看见洲子上受伤的野鸭子, 我们也从来不去捉。还有一次, 我们在湖中行船时发现了前面有五六只江豚在戏水, 多好哟! 为了不惊扰他们, 我们的船就绕道, 目送它们游好远呢!”夏欣欣的困惑湖上单调枯燥的生活并没有泯灭夏欣欣夫妇对洞庭湖的热爱、对美的追求。但是,夏欣欣也有不少困惑。他说, 洞庭湖挖砂船在湖面日夜作业,破坏生态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