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
文档名称:

隧道工程大作业.docx

格式:docx   大小:89KB   页数:2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隧道工程大作业.docx

上传人:2623466021 2021/12/20 文件大小:8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隧道工程大作业.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 2 页
一.主要工程项目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本合同段公路隧道为两座独立的分离式隧道,其中隧道左行线长510米(81+820~82+330),右行线长532米(81+820~82+352)。
桥位区地下水属潜水类型,主要为埋藏于第四系覆盖层中的孔隙水和基岩中的裂隙水,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以下降泉形式排泄于山坡及沟谷。。~。粘土混角砾、强风化岩层为弱透水层,地下水含量少;完整岩石为不透水层,对隧道施工影响不大。本次勘察在层地下水中取水样1组,检测结果表明,,侵蚀性2=,根据《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064-98)-2,按弱透水层判定该地下水对砼无腐蚀。
隧道所穿山体地表多为坡残积层覆盖,基岩零星出露,山体西北坡路边岩层产状188°∠28°。根据地表调查和钻探资料判断,未见影响隧道稳定的断层通过。据初勘节理统计资料显示,产状分别为268°∠69°(8条/m)、287°∠88°、36°∠88°、340°∠51°、300°∠75°、75°∠69°、25°∠58°、95°∠28°及235°∠69°等,频数为3-8条/m。这些节理面比较平直,闭合~微张状为主,一般延长、延深都不大。但这些节理组及岩层层理(页理)组合,加之风化带比较厚,使岩体的完整性受到影响,推测在风化强烈、节理发育的洞口及浅埋段,隧道施工过程中局部可能会产生掉块或崩塌现象。
第 2 页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18306-2001)划分,本区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特征周期分区为第一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为<,。
测区内未发现有煤层、矿体、有毒气体、采空区、活动性断裂构造带及其他严重不良地质现象。
根据隧道段岩士工程地质特征,按《公路工勘规范》),将设计隧道内的洞身围岩类别划分为Ⅱ、Ⅲ、Ⅳ类
(一)、施工原则
采用“新奥法”施工采用“弱爆破,短进尺,少扰动,早喷锚,勤量测,紧封闭”等技术措施,并应根据监控量测结果,及时调整开挖方法,分析情况,恰当调整支护参数,以保证安全。初期支护应紧随开挖工作面及时施作,以减少围岩暴露时间,控制围岩变形,防止围岩松驰,隧道施工中开挖成形后,必须立即喷射4~7厘米厚的混凝土及时封闭围岩,紧跟监控量测,通过对围岩进行监控量测,正确地掌握围岩及支护之间的收敛动态、力学动态及稳定程度,客观地评价围岩的稳定性,有依据地调整初期支护参数的及指导施工。同时,对于初期支护参数的调整,应会同设计、施工及监理人员共同研究确定,合理变更设计及转换施工方法,保障施工安全。
、施工组织设计
第 3 页
本合同段隧道通过的围岩有Ⅱ、Ⅲ、Ⅳ类围岩,根据围岩类别及地质条件状况,各型支护参数如下
左 隧 道 支 护 参 数 表
项 目
洞口
S2
S3
S4




喷射砼厚度
26
26
26
15
钢筋网
φ8
20×20
φ8
20×20
φ8
20×20
φ8
25×25
径向系统锚杆
25N
***@100×100

25N
***@100×100

25N
***@100×100

25N
***@120×120

格栅钢架
间距80
间距80
间距80
-
二 次 衬 砌
50
50
50
40
仰 拱
50
50
50
-
超前支护
小导管
φ42×4
φ42×4
φ42×4
-
间距
50
50
50
-
长度



-
右 隧 道 支 护 参 数 表
项 目
洞口
S2
S3
S4




喷射砼厚度
26
26
26
15
钢筋网
φ8
20×20
φ8
20×20
φ8
20×20
φ8
25×25
径向系统锚杆
25N
***@100×100

25N
***@100×100

25N
***@100×100

25N
***@120×120

格栅钢架
间距50
间距50
间距80
-
二 次 衬 砌
50
50
50
40
仰 拱
50
50
50
-
超前支护
小导管
φ42×4
φ42×4
φ42×4
-
间距
40
40
50
-
长度



-
第 5 页
说明:喷射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