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他是少有的凛然站出来谴责这一野蛮行为的西方作家。他死时,法国志哀,上百万人为他送葬。
2.9岁开始写诗;中学毕业入法学院学习,兴趣在于写作,15岁时在法兰西学院的诗歌竞赛会上得奖,17岁在“百花诗赛”上得第一名,20岁出版诗集。
3.一生经历坎坷,饱受宠辱,不向强权屈服,为写作积累了丰富的阅历。
4.是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最杰出的代表,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和小说家之一。
5.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
6.代表作:《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命运三部曲”)《笑面人》《九三年》(人道主义思想的颠峰之作)等长篇小说都是他的代表作。
雨果知多少
第一页,共43页。
《九三年》 内容简介
《九三年》是享誉世界文坛的法国浪漫主义巨匠雨果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
《九三年》可以说是雨果的写作艺术和人道精神的最终显示。
第二页,共43页。
1793年是法国大革命的恐怖时代,法国封建王朝被推翻后,保王党率领十万农民发动叛乱,前侯爵朗特纳克成为叛乱的首领。国民公会派遣西姆尔丹作为共和国政府代表前往督战。这支共和国军队的年轻司令郭文是朗特纳克的侄孙。共和国军队与叛乱的农民军发生数次激战,后来,朗特纳克被围困,他以被他劫走的三个小孩做人质,要求换取自由,被郭文断然拒绝。由于偶然原因,朗特纳克得以逃脱,共和国军为搜捕他而放火烧了一座城堡,城堡有很厚的铁门,钥匙拿在朗特纳克手中。当看到三个小孩困于火海中的惨况时,人性使他回来解救孩子而自愿落入共和国军队手中。郭文震惊于朗特纳克的人道主义精神,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将他放走,自己承担全部责任。作为郭文童年时的老师,西姆尔丹视郭文如己出,他理解郭文放走朗特纳克的人道冲动,但国民公会的铁的纪律和他执行革命纪律的坚强意志战胜了私人感情。西姆尔丹最终下令处死郭文,在郭文人头落地的一刹那,他承受不住沉重的打击,举枪自尽。
《九三年》内容简介
第三页,共43页。
炮兽》的故事发生在《九三年》的开头,《炮兽》整个场景的设计,都是为了引导全书的主角之一朗德纳克侯爵出场. 1,,波涛汹涌,天气恶劣,充满不可预测的危险,这样的环境足以展现人物的坚定意志. 2,炮兽肆虐的特定场景考验了人物的意志和能力,这是英雄人物施展自己才能的良好舞台. 3,船员,炮队队长,老人的层层对照展现了人物的极大勇气,沉着冷静,坚毅果敢,智勇双全. 4,卖足关子,保持神秘,,肩负重大使命,却以"穿着农民服装的老头
第四页,共43页。
小说中那个被称为“乡下人”的老头,就是从英国去法国组织叛乱的叛军最高统帅朗德纳克侯爵。由于肩负重大使命,他的身份只有船长布瓦斯贝特洛一人知道,作者也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保持他身份的神秘感。小说节选部分就是为烘托朗德纳克侯爵的“出场”而设置的。他将人物置身于一个混乱的危急时刻,考验他的意志和能力,表现他们的精神和性格。
在《炮兽》一节里,作者通过对特定场景的描写,很好地烘托出朗德纳克侯爵的刚毅性格,塑造了一个铁碗叛军统帅的形象。
《九三年》内容简介
第五页,共43页。
槌  垛  禀赋
褥子  桅杆  驯服
颠踬  锚索 胳膊肘
摇曳  剐  铁锤
瞥见  飓风  合拢
歼灭 痉挛 晕眩
船舷 旋风 颠簸
捉摸 旋转 牡牛
chuí
duò
bǐng
rù
wéi
xùn
zhì
máo
zhǒu
yè
guǎ
chuí
piē
jù
lǒng
jiān
jìng luán
yùnxuàn
xián
xuàn
bǒ
zhuōmō
xuánzhuǎn
mǔ
第六页,共43页。
小说的最小构成因素是场景。场景是某一段时间内社会生活的横截面,包括人物、事件和环境。比如,晚餐宴会等。它与单纯的环境描写不同,它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环境描写。
场景
第七页,共43页。
阅读小说,《炮兽》大致可切分为几个场景?
三个场景:
第一场景(从开头到“仿佛两只铁锤轮流在敲打”)炮兽肆虐。
第二场景(从“突然间”到“把舵索的……青铜脖子上”)人兽大战。
第三场景(从“斗争结束了”到结尾)赏功罚罪。
整体感知
请你用一句话概括这篇文章的场景?
场景:大海中一艘军舰上
第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