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古代诗歌鉴赏专题
送别诗鉴赏
.
古人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更重离别。
出行原因大体可分为 赴考、出使、迁谪(宦游)、征戎、商旅、归隐等。
.
送别
王之涣
杨柳东风树,
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
应为离别多。
古人送别习俗:
折柳送别
.
1、千丝万缕的柳条随风舞动与离人千丝万缕、斩不断、理还乱的离愁非常相似。
2、“柳”与“留”谐音,因此折柳送别有挽留、惜别、不舍之意。
3、柳枝有随地而生的习性,折柳相赠还有祝愿友人在异地他乡生活顺利、欣欣向荣之意。
折柳送别习俗产生原因:
.
饮酒饯别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
“相看不忍别,更进手中杯”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李白
.
唱歌送别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正当今夕断肠处,
骊歌愁绝不忍听。(李白)(骊歌是一首离别时唱的歌)
“朝闻游子唱离歌”(李欣)
“劳歌一曲解行舟”(许浑)(劳歌原指在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后遂成送别歌的代称)
.
送别诗中常见的时间意象:
傍晚
山中送别 王维
山中相送罢
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
王孙归不归
送灵澈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
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
青山独归远
.
送别诗中常见的时间意象:
月夜
送友人 薛涛
水国蒹葭夜有霜
月色山色共苍茫
谁言千里自今夕
离梦杳如关塞长
若见天涯思故人
浣溪石上窥明月
——李白
.
月光给人的感觉是朦胧、迷离、苍凉的,这与深邃悠长、委婉忧伤的离情别绪是一致的;(情景交融)
月亮含有思乡、思亲的象征义,因而古人常借月抒怀。(烘托)
暮色朦胧中的苍茫感与别离这种忧伤的情感相协调;(情景交融)
傍晚飞鸟归林、鱼沉潭底,对于远离家乡的游子征夫来说,更能勾起漂泊之人的离情别绪。 (反衬)
为何送别诗常用傍晚月夜等时间意象?
.
长亭、渡口、南浦
送别诗中常见的空间意象:
谢亭 李白
谢亭离别后,风景每生愁。
客散青天外,山空碧水流。
注释:谢亭又称谢公亭。在宣城北面,是南齐诗人谢晀所建。后来谢亭成为宣城著名的送别之地,也便成了离愁的代名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