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插花艺术与欣赏.doc

格式:doc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插花艺术与欣赏.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7/30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插花艺术与欣赏.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谈日本插花艺术史[ 摘要] 插花艺术的起源归于人们对花卉的热爱, 通过对花卉的定格, 表达一种意境来体验生命的真实与灿烂。插花艺术在日本享有“花道”之美名,是日本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插花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插花艺术上有着独特的风格。[ 关键字]日本插花流派自二十世纪以来,日本插花艺术传遍了全世界的各个角落,影响广泛深远。许多西方人更是把“花道”当成了日本土生土长的的国粹。其实,这种看法是完全错误的。日本插花艺术不仅源于中国,而且在其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都在不断地接受中国插花艺术的影响,两者具有一脉相承的关系。日本和中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一贯来往密切,自隋唐时代,随佛教一起传人佛前供花后,插花即在日本生根、发芽,逐渐成长,直到 20世纪二次世界大战后,走向西方,风靡世界。日本的插花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其风格和形式都留有中国插花艺术的影迹。20世纪后,吸收了西方文化才逐渐脱离中国的影响。这除了由于地理和民族血统相近的自然因素外,还与其国策有关。日本曾于 17 世纪颁布一项“锁国令”,既禁止本国人出海,也禁止西方人到日本贸易、传教。为防止西欧殖民主义的渗透,一直锁国 200 多年。这就造成日本长期的封闭状态, 使其文化意识中具有浓重的中国色调。插花也不例外,以至许多插花的概念和术语都与此有关。日本的插花也曾经历大起大落,低潮时也濒临绝境,但却仍能较快地起死回生,不断走向高峰,为便于了解日本的插花艺术,现把日本插花的兴衰分为几个阶段,并把左右其发展方向的主要流派做一简述。一、 15 世纪前僧侣中流传的供花 15 世纪以前,日本插花主要是佛教寺庙内,僧侣中流传的佛前供花。相传 6 世纪时,日皇派遣使者小野妹子前来中国,考察当时隋朝的佛教,看到中国佛教礼仪中有祭坛供花,印象极深,于是回国后,特别向日皇报告插花之事,并和日皇一起研究插花,学中国以花祭拜。后辞官削发为僧,法号“专务”,住到日本京都一座著名法寺内。那里有一六角堂,堂旁有一池塘,他就在池畔筑起厢坊, 隐居于此故名“池坊”。自此他专心研究插花世代相传,为日本插花的始源。二、 16-19 世纪初,日本插花的黄金时代这期间,日本太平盛世,民众生活水平提高,插花也从僧侣、贵族上层人士进入平民百姓家。池坊的“立华”不断完善达到定型,许多口传的插花书和著作先后问世,如《池坊专应口传书》、《立花大全》、《立花时势妆》、《抛入花传书》等等。但立华愈趋豪华,一般百姓难以接受。随着茶道的流行,又出现了简朴素雅的抛入花(俗称“茶花”),在此基础上逐渐演变为适合一般民家壁龛的“生花”。从此,插花在日本得以普及,池坊流也于此时,开始分出不同的流派。三、 20 世纪迎来第二次插花高潮 20世纪是日本插花变革的时期,门户开放后,许多新奇的西洋花卉输入日本, 五彩缤纷的色彩大开了插花人士的眼界。但原来的池坊流派较保守,不接受新鲜事物,传统的立华和生花花型也不符合时代的潮流,因此引起弟子们的不满,纷纷脱离池坊,另立流派。日本现今号称三千流派,绝大部分都是这时期派生的。其中最有影响的是小原流,小原云心受到当时流行的中国盆景和清代写景式插花手法的影响,又吸收了西洋花卉的色彩,把原来立华和生花那种“点”的插法, 改为“面”的插法,自行设计了圆形浅盆,把自然景色移人盆中,称为“盛花”从此盛花开始流行。他以“从房间发展到街头”为座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