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鞋楦设计原理.doc

格式:doc   大小:87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鞋楦设计原理.doc

上传人:小雄 2021/12/22 文件大小:8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鞋楦设计原理.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鞋植设计原理
脚长与植长
脚长是制订鞋号的基础,也是设计鞋植底样长的依据,但是无论哪一种结构、式样的鞋植、它的底长都必 须大于脚长。这是因为:
脚的长度往往受气候和从事劳动强度的不同而有所变化。由于气候的变化所引起的脚长热胀冷缩变化一 般为3-5mm,当人在从事重体力劳动或长时间行走时也会使脚长增长。
人在行走时,脚在鞋内必须要有一定的活动余地,称为“放余量”,一般素头鞋植的男鞋植放余量为20mm, 。同时放余量的变化是随着植型头形的变化而变化的。一般头形越小(尖、窄)放余量越大; 反之头形越大(厚、宽)放余量越小。
鞋植的后跟应有适当的凸度(后容差),以与脚后跟部的弧度相适应,这样才能使皮鞋更合脚,一般皮 鞋植的后容差约为围长的2%, 一般男头植的后容差为5mm,。因此,植底样长 与脚长的关系为植底样长=脚长+放余量一后容差。例如:制作一双脚长为250mm的男头皮鞋植,那么它的 植底样长即为:250+20—5=265mm
脚围长与植围长
围长是肥瘦的依据,鞋檀的肥瘦是依据脚的围长而定的。确定鞋植的肥瘦,主要根据脚的跖围和附围两个 部位。
(1) 跖围
脚跖围是走路时发生弯曲的关键部位,如果植跖围尺寸不当,不仅穿着不舒服,而且给鞋的跖围部位带来 早期破损,影响人体健康。桓跖围的确定除了依据脚跖围之外,还与鞋样有关。如:
素头、,这样鞋的跖围部位卡住跖关节,维护脚趾不至前冲顶 脚痛。
浅口、舌式等后帮缺乏控制的鞋,植跖围需比脚跖围小7mm,使成鞋后穿着走路跟脚。
靴子、高腰、后帮有绊带能有控制的鞋,其植跖围可等于脚跖围或略大于脚跖围,尤其是高腰棉鞋需加 。
儿童正处于发育阶段,为了使脚能正常生长,檀跖围应大于脚跖围。
(2) 跑围
跑■围在脚型规律中一般比跖围大1mm。可是制楫不能按此比例,一般为宣跑■围可大于脚跑■围2-6mm.。同时 注意腰窝取跷,同样的跑围长可以制作出不同跑围跷度,又直接影响植型的造型,因此掌握跄围的尺寸之外, 必须正确构思附围的取跷。
脚的宽度与橙的宽度
宽度是指鞋植底样上各部位的宽度。植底样宽度是以脚的宽度为依据的。脚的宽度有两个,轮廓宽和脚印 宽。其实,这二个宽度都不能作真正的植底样宽。一般情况下植底样的宽度除了前后两端(放余量、后容差) 需要缩放之处,其余部位均须取其轮廓宽和脚印宽之间1/2的点为植底样宽。
鞋植的跷度
植的跷度是指植体的前跷和后跷局。而植的前跷局和后跷局是相协调的。当植的后跷局固定以后鞋植的前 端点距水平面的距离叫作檀的前跷高,在植的后跷升高时,植的前跷会随着降低,当植的后跷降低时,前跷 就会升高,但这并不是简单的杠杆作用。从一般规律来看,女植的后跷每升高10mm,前跷降低1mm左右, 男鞋楫的后跷每升高5mm,前跷降低1mm左右。
鞋楫内底基础线
鞋植的内底基础线主要有:踵心部位点占脚长18%,腰窝部位点占脚长41%,第五跖趾部位点占脚长的 %,%,小趾外突点占脚长的78%,拇趾突点占脚长的90%。
确定植面中心线和后弧叫心线
先用目测在楫头部找到头厚凸度中点,筒口中点,再在檀背的最凹处找到中点。将头厚凸度中点和筒口中 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