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文档名称:

cdm项目开发步骤和流程.doc

格式:doc   大小:90KB   页数: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cdm项目开发步骤和流程.doc

上传人:薄荷牛奶 2021/12/22 文件大小:9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cdm项目开发步骤和流程.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CDM工程开发步骤和流程
CDM工程开发步骤和流程
CDM工程开发步骤和流程
CDM工程开发步骤和流程
一个CDM工程,其开发运行过程大体可分为以下8个步骤,每一个步骤中又有诸多具体的工作:
 
一、CDM工程开发的前期工作
1、工程调研和识别
〔1〕工程根本信息〔工程类型、规模、投资、实施方案等〕;
〔2〕工程进展情况?是否符合国家开展战略和产业政策?是否可以在没有CDM先期投入下进展建立?
〔3〕工程是否能够产生温室气体减排?
〔4〕有无适用于工程的方法学?
〔5〕CDM开发是否经济可行?
〔6〕有何开发障碍和风险?排除的举措?
〔7〕搜集工程文件〔可行性研究报告、核准批复等〕。
2、同工程业主形成共识,达成合作开发CDM工程合作协议
〔1〕帮助业主了解CDM的意义、要求、开发流程、开发本钱和收益;
〔2〕签定合作开发协议,明确双方责任、利益;
〔3〕制订开发方案,组成工作机构,确定负责人、联络人员。
3、协助业主向国家发改委气候司进展CDM工程开发备案。
4、编制工程设计文件要点〔PIN〕,发布工程信息,寻找兴旺国家CDM合作方。
5、协调业主同兴旺国家合作方〔碳资产公司〕签署合作开发CDM工程协议〔核证减排量转让协议〕。
 
二、研究工程,编制CDM工程设计文件〔PDD〕
1、协助业主进展利益相关方意见征询。
2、审阅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提请业主在编修上述文件时重视阐述和细化以下方面的内容:
〔1〕CDM在工程决策过程中作用;
〔2〕工程对减排温室气体、保护环境、可持续开展的奉献;
〔3〕能源价格、基准收益率等重要数据采用依据;
〔4〕CDM收益对工程经济可行的影响;
〔5〕建立内容中监测设备的安装。
3、编制CDM工程设计文件〔PDD〕。
 
三、双方政府审查并批准工程
1、协助工程业主准备CDM工程申请相关文件:
〔1〕企业资质状况证明文件;
〔2〕清洁开展机制工程行政许可申请表〔15份〕;
〔3〕清洁开展机制工程申请函〔2份〕;
〔4〕清洁开展机制工程设计文件〔PDD〕〔中文15份、英文5份〕;
〔5〕工程概况和相关说明〔15份〕:
〔a〕工程业主单位概况;
〔b〕减排量国外受让方概况;
CDM工程开发步骤和流程
CDM工程开发步骤和流程
CDM工程开发步骤和流程
〔c〕工程根本信息;
〔d〕工程总投资和筹资情况;
〔e〕工程工艺流程简述;
〔f〕工程预期减排量;
〔g〕工程经济效益及环境效益;
〔h〕工程核准及环境评价批复情况;
〔i〕工程进展状况。
2、向国家发改委申报相关文件,如经专家评审合格〔约需1个月〕,会同工程业主届时参加工程审核理事会审核会议。
3、按审核理事会要求修改PDD,假设无需二次上会,督请气候变化司签发核准批复〔按规定应在评审后1个月内〕。
4、督请CDM工程合作方取得该国政府的批准文件。
 
四、工程审定
1、协助工程业主邀请一个経营实体〔DOE〕进展工程审定,签署工程审定合同。选择DOE要符合CDM执行理事会〔EB〕关于DOE业务范围的分工,并考虑其业绩,任务量及既往合作情况。
2、向DOE提交工程审定文件:
〔1〕合作双方政府CDM工程核准文件;
〔2〕CDM工程设计文件〔PDD〕〔中、英文〕;
〔3〕建立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核准批复;
〔4〕建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及批复;
〔5〕重要经济数据及其证据;
〔6〕财务内部收益率及敏感性分析计算表。
3、协调DOE审定员进展现场考察。
4、对工程公示期〔1个月〕征询的公众意见、DOE审定员提出的问题进展解答和澄清,并根据要求提供必要的证据。
5、修改PDD。
6、督请DOE发布工程审定报告,并向EB提出工程登记注册请求。
这一步骤需时取决于工程CDM开发根底工作以及和DOE的协调,至少2个月。
 
五、CDM执行理事会〔EB〕批准工程
    工程在UNFCCC网站进展公示〔8周〕。如果公示期间没有3名以上EB成员反对或当事国中任一国家政府的反对,那么工程可以被认为巳被批准和注册,工程业主需要按照工程产生的温室气体减排量的规模支付工程注册费。否那么,工程可能获得有条件注册,或者进入复审,或者被拒绝。
 
六、CDM工程的执行和监测
1 、协助业主加强温室气体 (GHG) 减排管理,建立切实有效的管理系统,确保GHG减排机制的实施和正常运行,以实现预期的减排目标。
2、依据工程使用的基准线方法学和监测方法学,已经登记的PDD监测方案,制定更加周密、职责清楚、可操作性强的监测方案〔监测手册〕。
3、落实岗位人员,开展以监测方案和相关知识以及岗位责任制为重点的集中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