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8
文档名称:

名祠对联(转贴).doc

格式:doc   大小:48KB   页数:4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名祠对联(转贴).doc

上传人:学习一点新的东西 2021/12/23 文件大小:4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名祠对联(转贴).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名祠对联(转贴)
儿女情肠,情情肠肠,肠易断;
英雄事业,事事业业,业难成。 ----李光华题谷城伍子胥故里,相传春秋吴大夫伍子胥为湖北谷城冷集人 饶水饶烟火;
临花临柳居。 ----袁宏道题公安柳浪馆(袁宏道别墅),在湖北公安城外,袁宏道别墅。袁宏道,明万历年间进士,官至吏部郎中,为明代文坛“公安派”领油 辛勤绝学鲜传薪,歼我良人,真为颜回兴一恸;
断送一生唯有酒,焉知非福,还从回首泣重泉。 ----蕲春黄侃墓,在湖北蕲春县东北大樟树。黄侃:近代著名音韵训诂学家、经学家、文学家 钜著仰先贤,纲举目张传本草;
大名驰四极,西欧东亚拜崇丘。 ----黄焯题蕲春李时珍陵园,在湖北蕲春县东门外雨湖中的蟹子山上,内葬明代杰出药物学家李时珍夫妇及其父李言闻。1956年重建 志扶汉室,威震华夏,忠义凛然参天地;
白衣偷渡,兵溃麦城,成败岂足论英雄。 ----张文华题当阳麦城遗址,在当阳县东南50里,沮水、漳水之间,传楚昭王所筑。三国时,关羽败走麦城即此 扶汉兴刘,功昭日月;
讨吴伐魏,气壮山河。 ----当阳周仓墓,在当阳县东南,麦城之西,相传为蜀汉名将周仓安葬之地 题花赋竹;
镂月裁云。 ----浠水闻一多纪念馆,在湖北浠水城中。闻一多为观代著名学者、爱国志土,湖北浠水人,1946年在昆明被反动派杀害 遥看北斗挂南岳;
常撞大吕应黄钟。 ----浠水闻一多故居,在湖北浠水县西北下巴河 楚国以为宝;
今人失所师。 ----董必武题罗田王葆心墓,在湖北罗田东北滚石坳。王葆心:近代地方史志学家,毕生潜心于方志学和经学的研究,有多种著作 向风随化,大观在是;
述古喻今,异地同然。 ----杨彬题兴山王昭君故居,在湖北兴山西南宝坪村,相传为汉王昭君故居,有昭君宅、望月楼、梳妆台等遗迹 昔胡汉和亲,举重苕鼎;
今民族团结,彩带如霞。 ----孙卓章题兴山王昭君故居 大节仰忠贞,气吐虹霓,天问九章歌浩荡;
修能明治乱,志存社稷,泽遗万世颂离骚。 ----赵朴初题秭归清烈公祠,在湖北秭归,始建于唐元和十五年(820年),称屈原祠,宋元丰三年(1080年),改今名。原在城东屈原坨,1978年迁至城东向家坪 茫茫人海,同乡、同学、同事,同步行三千里,回首当年伤永诀;
莽莽神州,论学、论品、论文,论豪气十万丈,横视古今有几人。 ----浠水闻一多故居 应怨大树招风,高功见疑,陶朱事业原无奈;
赢得红颜知己,青史传美,烟水生涯聊可娱。 ----野丁题石首范蠡墓,在湖北石首市东南桃花山,相传春秋越国大夫范蠡葬于此。陶朱:范蠡经商后自号陶朱公 千古忠贞千古仰;
一生清醒一生忧。 ----秭归屈原墓在清烈公祠内,为屈原衣冠冢 雅有诸葛风,定鞠躬尽瘁而死已;
死守桂林郡,能舍生取义以效忠。 ----瞿文暹题洪湖瞿氏宗祠,在湖北洪湖市西北沙口。为明末忠臣、文学家瞿式耜故居 阶高辞远,同风雅并体;
行廉志洁,与日月同光。 ----董必武题汩罗屈子祠,在湖南汩罗县玉笥山上,为纪念屈原而建,始建于汉代 哀郢矢孤忠,三百篇中,独宗变雅开新格;
怀沙沉此地,两千年后,惟有滩声似旧时。 ----郭蒿焘题汩罗屈子祠。哀郢:屈原作品,为《九歌》的一篇,内容是对危亡前夕的楚国的悼念,交织着对民众苦难的同情和个人沉沦迁谪的伤感;矢:同“誓”字;三百篇:《诗经》的代称;变雅:《诗经》有风、雅、颂三体,雅又有大雅、小雅,其中有一部分称“变雅”,它和“正雅”相对,一般是指反映周代政治衰乱的作品;怀沙:怀抱沙石,《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原)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汩罗以死”,《怀沙》是屈原作品之一,一般认为是屈原的绝笔 哀怨托离骚,生面独开诗赋祖;
孤忠报楚国,余风波及汉湘人。 ----汩罗屈子祠。生面独开:别开生面 泽畔行吟,五月孤忠沉夜月;
离骚寿世,三闾遗恨泣秋风。 ----汩罗屈子祠。泽畔行吟:指屈原在湖畔边走边歌;五月:相传屈原是在农历五月端阳节那天投江的;寿世:永存于世 大义秉春秋,辅汉精忠悬日月;
咸灵存宇宙,干霄正气壮山河。 ----湘潭关圣殿。春秋:《春秋》是鲁国编年史的名称,相传孔子曾经通过这部史书,对春秋240年间的人物和他们的行为进行评判;干霄:直冲云霄 百甓勤劳博茅土;
八州都督剩松楸。 ----湘潭陶侃衣冠墓,在湖南湘潭市沿江西路湘江岸边的陶公山(原名壶山,因晋代著名将领陶侃曾驻兵于此,改称陶公山)。陶侃因平乱有功,封长沙郡公和征西大将军。陶侃死后,遗命葬于长沙。湘潭人为了纪念他,在此建衣冠墓。百甓:勤劳,《晋书·陶侃传》载,陶侃在广州任所时,“朝运为甓于斋外,暮运于斋内,以锻炼身体。”甓,砖的别名;茅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