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关于化学生活中的趣味故事
第一页,本课件共有23页
钻石失窃前后
在18世纪的时候,欧洲某镇发生过这样一件事:
珠宝商考尔太太收藏着一颗罕见的钻石,逢人自夸,作为招揽生意的法宝。
一天,三位绅士——查尔、艾伦和贝洛慕名来访。考尔太太把三人迎进珍藏室,主人边介绍,边打开珍宝箱,那闪闪发亮的钻石,使来客们赞不绝口。随后,主人合上珠宝箱,用一张涂满浆糊的白色封条封好,然后邀请绅士们到客厅叙谈。
言谈间,考尔太太发现三人的右手指都有点小毛病,查尔的食指稍有发炎,艾伦的拇指曾被毒虫咬过,贝洛的拇指则被划破。看来,三位绅士来访前都用不同的家庭常用药水抹过。
宾主谈兴正浓,考尔的故友化学家海 威来访。经介绍,海威跟三位绅士一一握手寒暄。
叙谈的气氛是热烈的。尽管三位绅士 先后离席外出小便,但回到客厅,依旧是谈笑风生。
第二页,本课件共有23页
钻石失窃前后
随后,考尔太太陪同海威博士前往珍宝室参观,当她撕下
湿漉漉的白色封条,打开箱盖的时候,突然发现钻石不见了。
她只喊了声“上帝”就昏过去了。沉着、机灵的海威唤醒主人,
问明经过,安慰她说:“别急!事情总会水落石出的。”
海威扶着考尔太太来到客厅,把钻石失踪的事向三位绅士
说明,然后风趣地说:“尊敬的先生们,这调皮的钻石,不会
飞到你们的手里吧?”三位绅士耸耸肩,双手一摊,异口同声
地说:“我的上帝!这绝不可能!”
海威那锐利的目光从三人的手掌上一扫而过,然后指着艾
伦说:“盗窃钻石的就是你!”
亲爱的朋友,海威是根据什么判明是艾伦偷走钻石的呢?
第三页,本课件共有23页
钻石失窃前后
因为海威刚到客厅,同三人握手的时候,发现这三人的手
指上涂有不同颜色的药水。根据一般的知识可知,查尔的食指
因稍有发炎,涂的应该是紫药水;艾伦的拇指是毒虫咬肿后不
久,因此涂的是碘酒,手指呈黄色;贝尔的拇指被划破,擦的
是红药水。当考尔太太在打开箱盖的前,撕下的是湿漉漉的白
色封条,说明封条上的浆糊未干。假如是查尔或贝洛两人启、
贴封条,纸条上必然会留下紫色或红色的痕迹。然而只有当涂
过碘酒的手指与浆糊接触时,碘酒中的碘便会和浆糊中的淀粉
反应,是原来的黄色变成蓝黑色。所以,海威见到艾伦的手,
便作出判定。
第四页,本课件共有23页
鱼池案件的凶手
1983年7月20日,沿海某城市鱼品加工厂的工人为了迎接秋季渔汛的到来,正在抓紧消除咸鱼池里的污泥浊水。谁曾想到,正当大家干得热火朝天的时候,一个看不见的恶魔正悄悄地降临:在水池里工作的工人突然感到一阵头晕、胸闷,有的人抱住头直喊头疼,紧接着有人出现了休克、昏迷。尽管有关部门火速组织医务人员全力抢救,结果还是有4名工人因抢救无效而死亡,还有10多名工人严重中毒。
凶手是谁?此案经公安局聘请科研部门采用新型化学传感器侦察,终于把鱼池案件的凶手抓了 出来:
它就是硫化氢。科研人员还对该厂的其余70多个鱼池进行了全面检查,又找出了3个危池,消除了隐患。
第五页,本课件共有23页
鱼池案件的凶手
原来,水池里的烂鱼死虾体内含有硫化物,在多种厌氧微生物的长期作用下发生分解,释放出硫化氢气体。硫化氢气体密度稍大于空气,不易扩散,有臭鸡蛋气味,是一种极毒的气体。
硫化氢的毒性在于它能抑制人体中某些酶的活性,尤其容易和氧化型细胞色素氧化酶中的Fe3+结合,是氧化酶失去活性,引起呼吸障碍,并牵连到对氧不可缺少的中枢神经系统,导致神经细胞兴奋性降低,内窒息作用加剧,从而中毒。中毒者轻者会引起头痛、眩晕,重者会出现惊厥、昏迷不醒等症状,甚至当场发生“触电”似的猝死。
工人们为什么没有发现毒气的存在呢?
第六页,本课件共有23页
鱼池案件的凶手
这是因为在一般情况下,—,,可闻到明显的臭鸡蛋气味。物极必反,硫化氢在空气中达11毫克/米3以上时,人的嗅觉神经被麻痹,反而觉察不到硫化氢的特殊臭味。鱼品加工厂的惨案正是因为工人搅动了水池里的污水,使溶解在污水中的硫化氢气体大量外逸,才引起中毒的。
所以,平时我们在下水道、粪坑等处工作时,可不能仅根据书上讲的“臭鸡蛋气味”的有无来判断硫化氢是否存在,以免发生不测!
第七页,本课件共有23页
自杀还是他杀?
1959年11月,日本一位居住在富山县神通川岸边的青年女工自杀了!她的名字叫中村高子。
她死后已经整整一年了,可警察仍怀疑她并不是自杀,根据当时的验尸报告,认为中村高子是中毒死亡,于是棺材被重新打开,并请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