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卵巢黄体破裂
精选ppt
人类卵巢的生命周期
精选ppt
黄体简介
黄体(corpus luteum)为排卵后由卵泡迅速转变成的富有血管的腺体样结构。排卵后残留的卵泡壁塌陷,卵泡膜的结缔组织、毛细血管等伸入到颗粒层,在LH的作用下演变成体积较大,富含毛细血管并具有内分泌功能的细胞团,新鲜时显黄色,称黄体。
精选ppt
精选ppt
概念
A
病因
B
临床表现
C
相关检查
D
治疗
E
相关疾病知识
诊断
F
精选ppt
概念
黄体破裂是妇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好发于14~30 岁的年轻女性,因此,有人称之为"青春杀手"。在黄体的发育过程中,可能恰巧破坏了卵巢表面的小血管,于是黄体内部出血,导致内压增加,引起破裂称为卵巢黄体破裂;严重都可造成大量腹腔内出血,即为卵巢破裂。卵巢黄体破裂为一种妇科急症,卵巢破裂时间与月经周期有一定关系,可作为诊断的主要依据。
精选ppt
调查
,结果如下。
~45岁,以20~30岁最多,占38例。已婚44例,未婚1例,有生育史者40例,发生于左侧卵巢20例,右侧卵巢25例
,一侧为重,伴里急后重者30例(%),腹痛时间多发生在月经的后半期,发病前有性交史者20例(%),1例16岁学生为体育课剧烈运动后发病。本组患者中35例月经周期正常(%),与月经周期的20~26天出现下腹痛;10例有停经史(%).在月经周期的35~50天出现下腹痛,其中有3例合并宫外孕,2例合并宫内早孕;有阴道少量出血2例。均合并宫外孕:晕厥1例。
精选ppt
(%),所有病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腹部压痛及反跳痛;有移动性浊音者8例(%):有休克表现者7例(%);妇检时附件区可触及包块伴压痛者22例(%),子宫略大于正常者3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后穹隆触痛及宫颈摇举痛(其中1例未婚者行肛诊除外)。
,其中5例阳性均与妊娠有关,2例弱阳性(后排除妊娠,考虑为假阳性)。入院查血常规提示贫血者23例(%);后穹隆穿刺36例,抽出不凝血35例(占9’70h,);B超发现盆腔积液37例(占8212%).附件区发现包块25例(%)。
精选ppt
病情介绍
患者
精选ppt
诊断依据
,发病往往在两次月经期中间或月经前期;
,下腹突然剧痛,短时间后成为持续性坠痛,可逐渐减轻或又转剧。少数病人可有恶心、呕吐。一般无阴道流血(外出血),内出血严重者可有休克及直肠刺激症状。
:有明显压痛、反跳痛。内出血多者,叩诊有移动性浊音。阴道检查:子宫正常大小,后穹窿触痛,附件可触及境界不清的软包块,有压痛。
,中性百分率均增高,红细胞及血色素下降。
精选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