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6
文档名称:

纳米效应.ppt

格式:ppt   大小:1,445KB   页数:7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纳米效应.ppt

上传人:相惜 2021/12/24 文件大小:1.41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纳米效应.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一章
纳米效应 和
纳米材料的重要特性
编辑ppt
前言:原子与固体的电子性质
1. 孤立原子
编辑ppt
随着能级数的提高,能级间距逐渐变小,最终到达一个值,即真空能级(n=∞),对应于电子的离子化。 eV,这个值称为Rydberg常数。
原子核
+ e
电子势能
电子能量
半径距离 r
E1
E2
E3
E4
编辑ppt
2. 原子间的键合
当两个氢原子相距很远时,无相互作用,能级不发生变化。此时,可允许能级由一个二重简并能级组成。
当两原子接近到一定程度时,发生相互作用。由于受泡利不相容原理的限制,二个电子不能具有完全相同的能级,因此,二重简并能级分裂为两个能级。最后整个体系的能量降低,形成氢分子。即分子轨道理论。
编辑ppt
3. 宏观固体
当原子间相互靠近形成大块固体时,可以认为大多数电子仍然属于原来的原子,是定域的。
外层电子可以与相邻的原子发生键合,成键后原子的能级图将发生改变。
简单的说,原子外层电子与其它原子的外层电子重叠将形成能带。
编辑ppt
如果N个原子集聚形成晶体,则孤立原子的一个能级将分裂成N个能级。
而能级分裂的宽度∆E决定于原子间的距离;
在晶体中原子间的距离是一定的,所以∆E与原子数N无关。
编辑ppt
例如7个原子组成的系统原子能级分裂的情况示意图。图中看出,每一个原能级分裂为7个能级,高能能级在原子间距较大时就开始分裂,而低能级在原子进一步靠近时才分裂。
原子间距离 r
电子能量 E
n = 1
n = 2
n = 3
七重简并
编辑ppt
金属块体材料,根据能带理论,在金属晶格中原子非常密集能组成许多分子轨道, 而且相邻的两分子轨道间的能量差非常小。原子相互靠得很近,原子间的相互作用使得能级发生分裂,从而能级之间的间隔更小,可以看成是连续的。

纳米颗粒电子能级是什么?
编辑ppt
§ 电子能级的不连续性
纳米粒子体积极小,所包含的原子数很少,许多现象不能用含无限个原子的块状物质的性质加以说明,这种特殊的现象通常称之为体积效应。
根据固体物理理论,在温度T时,只有EF附近大致为kBT能量范围内的电子会受到热的激发,激发能≈kBT。
实际上,只有费米能级附近的能级对物理性质起重要作用。
编辑ppt
对于含有少量传导电子的纳米金属颗粒来说,低温下能级的离散性会凸现出来。
热激发kBT波及范围
~kBT
自由电子气能量示意图
热运动能
能级间隔
编辑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