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伤寒论白话解.doc

格式:doc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伤寒论白话解.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8/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伤寒论白话解.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伤寒论白话解四川省城市防灾避险绿地规划导则(试行) 1 、总则 城市防灾避险绿地规划是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城市防灾减灾应急能力, 规范城市防灾避险绿地规划设计和实施管理,特制定本导则。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关于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 《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城市绿线管理办法》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强城市绿地系统建设提高城市防灾避险能力的意见》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原建设部)《关于< 印发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 的通知》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 《城市防洪标准》 本导则适用于四川省城市防灾避险绿地规划设计。 原则 以人为本,民生优先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最大程度保障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充分考虑市民的避灾需求, 为市民营造一个安全的生活、生产环境。 统筹布局,分类细化防灾避险绿地需要和其他避险场所一起统筹部署、均衡布局并就近安排, 使市民及时就近疏散。对规划确定的分区、分级、建设标准等作出规定。 平灾结合,综合利用按照平灾兼顾、综合利用的原则, 将防灾避险绿地建成具备多种功能的综合体。平时依照土地的使用性质, 满足人们游憩、娱乐和健身等功能,灾时发挥避灾场所的作用。. .1 2. 规划引导 规划思路城市绿地系统防灾避险绿地规划是《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的专项规划。应以《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为依据,根据城市的规模、类型、结构,满足城市的防灾、减灾、避灾和抢险救灾功能需要,规划完善的城市绿地系统防灾避险体系。 防灾避险绿地分类及要求 防灾公园防灾公园是指在灾害发生后为居民提供较长时间( 数周至数月) 的避灾生活场所、救灾指挥中心和救援、恢复建设等的活动基地。防灾公园应结合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合理布局, 须具备完善的避灾、救援设施和物资储备。 临时避险绿地临时避险绿地是指在灾害发生后, 为居民提供较短时期( 数天至数周) 的避灾生活和救援等活动的绿地。临时避险绿地应靠近居住区或人口稠密的商业区、办公区,具备应急避灾设施、提供临时救灾物资。 紧急避险绿地紧急避险绿地是指在灾害发生后, 居民可以在极短时间内( 3~5 分钟内)到达的避险绿地。满足短暂时间的避灾需求。 隔离缓冲绿带隔离缓冲绿带是指位于生活区、商业区与油库、加油站、变电站、工矿、有害物资仓储等区域及不良地质地貌区域之间, 具有阻挡、隔离、缓冲灾害扩散,防止次生灾害发生功能的绿化空间。 绿色疏散通道绿色疏散通道, 是指灾害发生时具有疏散和救援功能的通道。通道利用城市道路将防灾公园、临时避险绿地和紧急避险绿地有机连接,构建网络, 连接城市主要对外交通, 形成疏散体系。通道两侧应具有一定宽度的绿化带。 指标体系依据城市的灾害类型与防灾重点, 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对绿地进行防灾避险功能布局, 并满足防灾避险绿地规划技术指标要求。(表一) 防灾避险绿地规划技术指标编号名称布局要求小城市(人口不足 20 万) 中等城市(人口 20~50 万) 大城市(人口 50~100 万) 特大城市(人口大于 100 万) (人口少于 10 万) (人口 10~2 0 万) 1 防灾避险绿地防灾公园- 紧急避险绿地防灾公园- 紧急避险绿地防灾公园- 临时避险绿地- 紧急避险绿地防灾公园- 临时避险绿地- 紧急避险绿地防灾公园- 临时避险绿地- 紧急避险绿地 2 防灾公园数量 1 座/20 — 25 万人规模不小于 5 公顷服务半径不大于 5000 米3 临时避险绿地规模不小于 2 公顷服务半径不大于 1500 米4 紧急避险绿地规模不小于 1000 平方米服务半径 300-500 米 规划成果与内容要求 中、小城市防灾避险绿地规划应以专章形式纳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并对防灾避险绿地的指标、布局、结构、分类和近期建设等作出规划, 特大城市、大城市须作城市绿地系统防灾避险专项规划。 特大城市、大城市防灾避险专项规划的基本内容和成果须包括: ●文本①总则包括规划范围、规划期限、规划依据、规划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等②规划目标③规划指标④城市绿地系统防灾避险规划结构、布局与分区⑤防灾避险绿地分类规划简述各类防灾避险绿地的规划原则、规划要点和规划指标⑥植物材料规划⑦主要设施规划⑧近期建设规划●说明书①概况及现状分析(评估报告) 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