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3
文档名称:

第18章 投资总量.doc

格式:doc   页数:2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18章 投资总量.doc

上传人:Hkatfwsx 2014/9/16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18章 投资总量.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18章
投资总量
本章内容
投资与储蓄
投资需求及其形成
投资供给及其形成
投资需求与投资供给的平衡
投资与储蓄
宏观投资与证券投资
通常在研究宏观投资(总量、结构、布局等)时,为了避免重复计算,只考察产业投资的总量、结构和布局,而要舍掉证券投资。只有在研究宏观投资的具体运行时,才要考虑证券市场及证券投资的影响。
投资与储蓄
宏观产业投资与微观产业投资
宏观产业投资也不等于微观产业投资的简单总和:
对于微观投资主体而言,只要预期收益高于投资成本,投资风险在投资者可承受的范围内,就有投资需求
但是,从全社会的角度看,投资过多,并不一定就是好事。在现实生活中,政府常常要采取控制投资总量的政策。相反,有的国家政府则需要经常运用刺激投资的政策。
投资与储蓄
投资的双重职能
投资具有创造需求和创造供给的双重功能。一方面,投资创造需求,需要花费掉现期的一部分收入;另一方面,投资创造供给,可以增加未来时期的国民收入。
研究宏观投资,必须将投资置于整个国民收入的流程之中来进行。
投资与储蓄
国民收入恒等式
国民收入
供给方面
需求方面
考虑折旧D
投资与储蓄
从理论上讲,储蓄是投资的来源,投资等于储蓄
但在现实生活中,储蓄并不一定总是等于投资:
当储蓄不能完全转化为投资时,投资小于储蓄;
当投资不仅用完了国内储蓄,还利用了国外资金时,投资大于储蓄。
投资与储蓄
当投资与储蓄二者出现不一致时,下面两对概念便值得注意:
意愿投资与实现投资
意愿储蓄与实现储蓄(潜在储蓄)
投资与储蓄
意愿投资(投资需求):指一定时期内社会各部门各个经济活动主体计划(或愿意)的对投资品的货币购买能力的总和。(有投资意愿+有货币支付能力+买者)
实现投资:一定时期内社会固定资产和存货的实际形成额。(实际形成的投资品+卖者)
投资与储蓄
厂商意愿投资与实际投资的差异,直接表现为厂商存货数量(包括意愿存货与非意愿存货)的变动:
当意愿投资小于实现投资时,存货积压,产品供大于求——减少投资,减少产量;
当意愿投资大于实现投资时,存货短缺,产品供不应求——扩大投资,扩大产量;
投资与储蓄
人们常常认为,投资供给包括资金、物资和劳动力。其实,资金仅是物资的货币表现。如果不考虑货币因素干扰(即货币的供求是均衡的),资金的供给和物资的供给是一致的。
对于净投资(新增加的投资)而言,投资供给的大小取决于社会产品用于消费和补偿后剩余多少,而后者正是我们所说的储蓄。
投资与储蓄
潜在储蓄:指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进行储蓄的潜力。潜在储蓄(供给)从长期看取决于一国的自然禀赋和劳动力的增长;从短期看还决定于一国已形成的生产能力的大小及一定时期新增生产能力的大小。
实现储蓄:一定时期内国民收入用于消费后的剩余额,可称为国民总储蓄。实现储蓄是潜在的投资资金来源(潜在的投资供给)。
投资与储蓄
意愿储蓄(投资意愿供给):一定时期内社会愿意并能够提供的作为投资资金供给的储蓄数量。意愿储蓄在实物形态上表现为一定时期全社会愿意并能够提供的投资品数量。
由于受体制、价格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意愿储蓄和实现储蓄通常小于潜在储蓄。
投资与储蓄
相关概念的理解
在统计上,一定年份的实现储蓄(Y-C)与该年的投资实现额(固定资产形成额+存货形成额)总是相等的,不论投资是用于固定资产的形成还是存货的形成,也不论存货的增加是意愿的还是非意愿的。
意愿投资并不总是与意愿储蓄相等。当意愿投资<意愿储蓄时,投资的需求小于供给,导致投资不足,非意愿存货增加;当意愿投资>意愿储蓄时,投资的需求大于供给,导致投资膨胀,挤占意愿消费。
投资与储蓄
宏观投经济学上的“I=S”意味着实现储蓄(Y-C)与该年的投资实现额(固定资产形成额+存货形成额)总是相等的。“I=S”对我们有以下几点启示:
要增加投资,就必须增加储蓄(即实现储蓄);
储蓄和投资的总量取决于国民收入的数量;
储蓄只是潜在的投资资金来源,要使其成为实际的投资来源,必须完成从储蓄到投资的转化过程;
储蓄能否转化为投资,取决于利率r与投资的边际效率 MEI的关系;
储蓄转化为投资,不仅取决于储蓄和投资作为资本供给与需求在价值上的平衡,而且取决于储蓄所代表的物质内容是否与投资所要求的物质内容相一致。
投资需求及其形成
主要内容:
凯恩斯投资需求模型
后凯恩斯投资需求模型
新古典模型
托宾的q理论
科尔内的投资需求模型
中国投资需求的现实
投资需求及其形成
凯恩斯的投资需求模型
投资者是否投资取决于投资者对利息率和资本边际效率的比较。
资本边际效率是使投资的未来收益折算成现值恰好等于新增的资本设备的重置价格的贴现率。
投资需求及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