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高考落榜不落志筚路蓝缕为蓝焰----- 记鄂州市首席沼气技工汤清付他曾是一名泥瓦匠, 原以为会跟砖瓦打一辈子交道。谁知机缘巧合接触沼气并痴迷其中, 自学成才的他, 如今成长为鄂州市首席沼气技工、鄂州市农村能源行业协会常务理事, 由他开办的鄂州市鄂城区农村能源建设服务中心年收入达到 200 万元以上。可谁又知道, 他还曾是一名高考落榜生,以 5 分之差与梦想的大学失之交臂呢? 他就是鄂州市鄂城区沙窝乡宝团村村民汤清付。沼气,让内心的力量找到了方向 1982 年,参加高考的汤清付以 5 分之差落榜。心知家境贫困无力供自己复读,汤清付待在家里,内心十分苦闷,“也许以后就只能耕田种地了。”他心里这样想着。不是说“ 360 行, 行行出状元”么, 在亲戚朋友的劝说下, 汤清付就在乡里的建筑队做了一名泥瓦匠学徒。难道一辈子和砖瓦打交道?每当思考这个问题时, 汤清付的心中总有一股来自内心的力量在窜动,而这股莫名的力量既强大又茫然。 1992 年,鄂州市能源办在沙窝乡办沼气示范点,身为泥瓦匠的汤清付参与了示范点的建设。这是汤清付第一次接触沼气,当沼气池燃起了蓝色的火焰, 跳动的火苗映在汤清付脸上的那一刻,他迷上了它——沼气。一旦有了目标,内心的力量找到了方向。由此, 汤清付悉心钻研沼气技术。只要听说省市业务主管部门要办沼气技术培训班,他必定参加。 2005 年以来, 他累计参加省市级沼气技术培训班 27次, 并通过了职业技能鉴定, 相继获得了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沼气生产从业资格证书和高级沼气技工资格证书。熟悉汤清付的农民都说他“土点子”多, 很实用。自从迷上了沼气事业, 他不仅参加各种培训,还暗地在家里做起了试验:将厨房进行改造,建了 1 口改进型 8 立方米沼气池。将发酵池顶上方建成约 6 平方米小鱼池, 以水取代回填土, 有效地解决了天窗口因缺水导致黄泥干裂漏气及大出料时临时存放沼液等问题。在实践中,汤清付善于思考, 积累了丰富的合理选址建池和一池三改合理布局等方面的经验。现在只要是地下水位高的低洼湖区或地质情况复杂的丘陵山区建沼气池, 大家都说找汤清付施工准放心。 2010 年他参加省农村能源办在黄梅举办的小型沼气工程施工技术培训班,认真听取武小华高工和张衍林教授讲授的知识, 创造性地提出建自流式一体化小型沼气工程构想, 经过多次找相关专家探讨, 2011 年4 月他设计的自流式一体化小型沼气工程在路口新社区建成, 顺利投料使用。该创新技术路线可行、设计科学、操作简单、占地面积小、工程造价低、管理成本低、很有推广价值, 运行 2 个月来, 接待同行专家参观 112 人次, 得到专家们的一致好评,目前正准备申请专利。以党员的名义,做一名实在的“蓝焰”人 2005 年,鄂州市争取到国家生态家园建设项目。市委、市政府在《关于开展农村生态家园建设工作的意见》中提出: 力争到“十一五”期末, 在全市有条件的农村基本实现沼气化; 计划新建沼气池 万口,沼气池保有量达到 3 万口以上;发展生态农业模式 20 万亩。一直梦想做一名“蓝焰人”的汤清付意识到机遇来了。他说服建筑行业的 5 位朋友,组建沼气施工队,采用建管一条龙的服务方式,转战在鄂城区 10个乡镇,全身心投入到农村沼气生态家园建设中。在施工中, 汤清付始终不忘自己是一名党员的身份, 他不仅毫无保留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