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东方山区域环境.doc

格式:doc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东方山区域环境.doc

上传人:zhangbing32159 2014/9/1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东方山区域环境.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地理位置
东方市地处海南省西南部,北距海口210公里,南距三亚180余公里。处于东经108°36′46″至109°07′19″,北纬18°43′08″至19°18′43″之间,昌化江下游。南及东南与乐东县接壤,北至东北隔昌化江与昌江黎族自治县交界,西临北部湾,与越南隔海相望,北靠黎母山脉。[
地形地貌
东方市地处海南省西南部的北部湾畔,地势东高西低,由东南向西北倾斜,东南部为山地和丘陵,西北部为平原和台地,县境内和县境边界上的山岭共48座,其中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岭7座。地貌有山地、谷地、丘陵、台地、平原、海积阶地、沙滩等7种。地层主要由下古生界、上古生界、中生界、新生界等构成。地质主要由砂质岩、花岗岩、石灰岩和河流冲积组成。
气候与气象
东方市属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区,旱湿两季分明,降雨量偏小,日照充足,
蒸发量大。年平均气温24—25℃。℃,℃。7月平均气温29℃,℃。,季风特性明显,每年11月至翌年3月盛行北风和东北风,4月至10月盛吹西风和西南风。,为海南全岛之最。年平均降雨量1150mm,沿海地带雨量稀少,仅900mm左右。,年蒸发量大于年降雨量。为海南全省之最
本区属热带季风气候,由于五指山脉的屏障作用阻碍了东南季风的进入,本市因处于背风侧,高温、少雨、干燥。本市西半部属海南西北部沿海平原半干旱、轻冷害、重风害气候区,东半部属海南西北部丘陵半湿润、轻冷害、轻风害气候区。 全年日照时数平均2628小时,,,,。年均温度23-25℃,最热月(七月)-29℃,最冷月(一月)-℃,极端最高温度沿海平原为35℃,丘陵为38-40℃,山区为39℃左右。本市暖季长,冷季短,春温回升早且快,热量资源丰富,作物一年四季均可生长。年均雨量为100-1650毫米,雨季集中在6-9月份,%;旱季为 11月至翌年4
月。雨量少,蒸发量大,易出现冬连春旱,是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影响本市农业的主要灾害性天气有西南干热风、清明风、台风和低温寒冷等。其中,西南干热风较为突出,西南干热风是指春夏之交(3-6月)从海面吹来的既干又热的较大偏南风。其表现是气温高(日均温
³30℃)、湿度小(日均相对湿度£70%),偏南风大(日中14小时风速³8m/s)。
水文水系
东方市境内主要河流有昌化江、南开河、感恩河、通天河、罗带河、北黎河、南港河、南尧河和东方河。
昌化江:昌化江是过境最长的河流,境内流长111公里,流域面积5150Km²。
南港河:南港河发源于境内的独岭,至南港注入北部湾。
感恩河:感恩河发源于乐东县交界处的蒙瞳岭,由东向西流经陀烈谷地至感城出海,。
通天河:通天河发源于境内的瞎牛岭,在通天港注入大海,。全境海岸线长84公里,岸线蜿蜒曲折,形成八港七湾:八所港、英朝港、面前海港、马岭港、墩头港、新村港、感恩港、南港和大洛湾、面前海湾、墩头湾、鱼鳞洲湾、感城湾、利章湾、南港湾。

东方市境内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