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会计学
1
教育硕士论文开题(kāi tí)报告
第一页,共13页。
研究背景:
1、教师专业发展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和必然趋势
20 世纪后半期以来,科学技术和经济迅猛发展,人类走进了“信息化” 时代.
在信息社会中重要的是人才的素质,培养人才关键在教育。教育成为各国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教育的责任重大。教育改革成为各国教育事业的重要工作,培养新型的、适应信息化社会人才的重任必然落到教师的肩上,教师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才的发展,也关系到教育改革的成败。
2、教师专业发展是实施新课程的要求
新课程改革呼唤教师向多重角色转变,教师是集促进者、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开发者、研究者、学习者、评价者于一身的人,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这些要求无疑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教师如何提高专业发展的意识(yì shí)和能力,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是教育面临的迫切问题,教师是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第1页/共13页
第二页,共13页。
3、高中历史学科的现状(xiànzhuàng)需要历史教师专业发展
长期以来由于主客观原因,中学历史学科地位没有得到重视,历史学科的作用没有得到极大的发挥。其中阻碍历史学科发展的重要原因就是中学历史教师专业发展程度低。作为历史教师,在实践中应努力提升个人素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以实现历史学科的社会作用。
4、高中历史教师专业发展现状(xiànzhuàng)
目前我国有相当一部分历史教师存在专业化意识不强,专业化能力薄弱,专业化知识亟待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科研的意识和能力偏低等问题。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除了历史教师队伍素质不高之外,与我国未能形成有效的职前及职后培训机制、缺乏激励教师自我发展机制等密切相关。因此,历史教师专业发展之路任重而道远 。
第2页/共13页
第三页,共13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发展日趋成为人们(rén men)关注的焦点。教师专业发展课题成为国外研究的热点,研究结果大量涌现,目前已经成为一个新的专门研究领域。国内外的研究侧重于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阶段、内容、模式和途径等方面的研究。这些研究成果为广大的中学一线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指明了发展方向。
但是,国内外的研究大多都是教育专家在理论上进行的,形成了许多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体系,缺乏一定的实践佐证,没有形成全面的研究框架与体系。而就历史学科而言,以高中历史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内容的专著还不多见,只在报刊杂志有一些文章可借鉴。作为高中历史老师,对专业发展进行系统理论研究和有意识的探究也不多见。
第3页/共13页
第四页,共13页。
研究意义:
1、全面(quánmiàn)发挥历史学科的功能
历史学科是根植于社会的,主要的功能包括认识功能、借鉴功能和教育功能。只有进一步促进历史教师的专业发展,不断提高历史教师的整体素养,在课堂教学、课程管理以及教学研究等方面上下功夫,才能解决当前我国历史教育事业所面临的一些突出性,才能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功能,充分发挥其在提高现代公民人文素养等方面的作用。
2、推动新一轮历史课程改革的实施
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教与学的变革,衡量课程改革的功效,最根本的方法是看教与学的变化,即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的学习活动所发生的变化,等等。中学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核心问题是教师的态度、知识、能力等是否符合新课程的要求,是否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社会等功能。
第4页/共13页
第五页,共13页。
创新之处
1、现有研究对如何促进高中历史教师这一特定群体成长的思考和探讨并不多见。本研究力求通过对笔者所在高邮地区三所高中历史教师的大量访谈与问卷调查,为高中历史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提供实证研究;
2、国内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比较注重从优秀教师、骨干教师成长的轨迹来进行探讨,本研究并非只关注个别历史教师的成长与发展,而是关注面广量大的普通(pǔtōng)教师尤其是处于成长中的“成长型教师”;
3、关注教师是成长过程中的人,对影响高中历史教师成长的个人因素和外部因素进行系统分析,探究高中历史教师发展的策略。
第5页/共13页
第六页,共13页。
研究思路:
1、从当前课程改革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对教师专业
发展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探讨;
2、通过对相关(xiāngguān)文献大量搜集,在考察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笔者所在的高邮地区三所高中历史教师为研究对象,选用访谈法,通过深入访谈,了解高中历史教师专业发展目前存在的问题,编制调查问卷,找出高中历史教师专业发展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