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清心莲子饮临床应用解读.doc

格式:doc   大小:14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清心莲子饮临床应用解读.doc

上传人:湘云 2021/12/29 文件大小:1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清心莲子饮临床应用解读.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清心莲子饮临床应用解读
作者:吕波 王立范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清心莲子饮源自于《太平惠民合剂局方》,组成为:黄芩、麦门冬、地骨皮、车前子、甘草(炙)、石莲肉、茯苓、黄芪、人参。发热加柴胡、薄荷煎。经后世许多医家广泛应用至今,笔者导师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张佩青教授继承国医大师、中医肾病专家张琪教授应用本方的经验,临床常用本方,疗效满意,总结如下。
主治
本方主治心火妄动,气阴两虚,湿热下注,遗精白浊,妇人带下赤白;肺肾亏虚,心火刑金,口舌干燥,渐成消渴,睡卧不安,四肢倦怠,病后气不收敛,阳浮于外,五心烦热之证。如《本草纲目》:“昔人治心肾不交,劳伤白浊,有清心莲子饮。”还有《寿世保元》用于:“发热口干,小便赤涩,夜则安静,昼则发热。”《证治准绳》说:“小便不利,心中蕴热而烦”,“溺赤、下浊亦赤,口渴,时发热者,清心莲子饮”。又说:“治膀胱气虚湿热,玉茎肿痛,或茎窍涩滞,口苦咽干,小便色赤或白浊,夜安静而昼发热可用。”《万病回春》:“治心中烦躁,思虑忧愁抑郁,小便赤浊,或有沙漠,夜梦遗精、遗沥涩痛,便赤,如或酒色过度,上盛下虚,心火上炎,肺金受克,故口苦咽干,渐成消渴,四肢倦怠,男子五淋,妇人带下赤白、五心烦热。此药温平,清火养神秘精,大有奇效。”《世医得效方》也提到:“治上盛下虚,心火炎上,口苦咽干,烦渴微热,小便赤涩,或欲成淋,并宜服。”可见若符合本方病机,即可应用。 功用
原方所主病证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因心烦思虑、忧愁抑郁,以致小便白浊,以及夜梦走泄、遗沥涩痛、便赤如血;二是因酒色过度,上盛下虚,心火炎上,肺金受克,所致的口舌干燥、渐成消渴、睡卧不安、四肢倦怠、男子五淋、妇人带下赤白;三是病后气不收敛,阳浮于外,五心烦热。《医方考》曰:“劳淋者,此方主之。遇劳即发者,名曰劳淋。此以体弱,故不任劳。然五脏各有劳。劳者动也,动而生阳,故令内热,内热移于膀胱,故令淋闭。是方也,石莲肉泻火于心,麦门冬清热于肺,黄芩泻火于肝,地骨皮退热于肾,黄芪、人参、茯苓、甘草泻火于脾,皆所以疗五脏之劳热也;惟车前子之滑,乃以治淋去着云尔。”《太平惠民合剂局方》:“此方药性温平,不冷不热,常服清心养神,秘精补虚,滋润肠胃,调顺血。”本方证为清补兼施之剂,既益气养阴,又收敛固下。补气与养阴、清利与秘精合用,相辅相成。 方解
方中石莲子清心火,养脾阴,又秘精微,黄芪、党参补气升阳,地骨皮、麦门冬滋阴,黄芩清上焦心肺之热,肺热清则清肃下行,车前子、茯苓淡渗利湿,柴胡疏散肝胆之郁热,清心火、安神养心;茯苓渗利水湿,使心热从小便而解,与导赤散机理颇为相似;黄芩清热润肺、泻火养阴;地骨皮入肾与三焦经,清三焦之火,而退虚热;人参、黄芪补益肺气、益气生津、收敛浮阳。《医方集解》:“参、芪、甘草,所以补阳虚而泻火,助气化而达州都,地骨退肝肾之虚热,柴胡散肝胆之火邪,黄芩、麦冬清热于心肺上焦,茯苓、车前利湿于膀胱下部,中以石莲清心火而交心肾,则诸证悉退也。” 临床加减
“用方之难,难在加减;用方之妙,妙在加减”。许多古方的加减法正是医家经验之所在,《寿世保元》曰:“上盛下虚,加酒炒黄柏、知母各一钱。”《证治准绳》:“小便涩而脉无力者,用清心莲子饮加制甘草”,又说:“口苦燥,血沸而成,用黄芩汤、荆芥散,或清心莲子饮加竹沥、生地黄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