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word
word
1 / 13
word
传统村落评价认定指标体系〔试行〕
一、村落传统建筑评价指标体系
类别
序号
指标
指标分解
分值标准与释义
总分为
得分
定
量
评
估
1
久远度
现存最早建筑
修建年代
明代与以前,4分;清代,3分;
民国,2分;建国至1980年以前,1分。
4
传统建筑群
集中修建年代
清代与以前,6分;民国,4分;
建国初至1980年以前,3分。
6
2
稀缺度
文物保护单位等级
国家级,5分,超过1处每处增加2分;省级,3分,;市县级,2分,超过1处每增加处1分;列入第三次文物普查的登记围,1分,。总分为10分。
10
3
规模
传统建筑占地面积
5公顷以上,15-20分;3-5公顷,10-14分;
1-3公顷,5-9分;0-1公顷,0-4分。
20
word
word
2 / 13
word
4
比例
传统建筑用地面积占全村建设用地面积比例
60%以上,12-15分;40-60%,8-11分;
20-40%,4-7分;0-20%,0-3分。
15
5
丰富度
建筑功能种类
居住、传统商业、防御、驿站、祠堂、庙宇、书院、楼塔与其他种类。每一种得2分,总分为10分。
10
类别
序号
指标
指标分解
分值标准与释义
总分为
得分
定
性
评
估
6
完整性
现存传统建筑〔群〕与其建筑细部乃至周边环境保存情况
1、现存传统建筑〔群〕与建筑细部乃至周边环境原貌保存完好,建筑质量良好且分布连片集中,风貌协调统一,仍有原住居民生活使用,保持了传统区的活态性,12-15分;
2、现存传统建筑〔群〕与细部乃至周边环境根本上原貌保存较完好,建筑质量较好且分布连片,仍有原住居民生活使用,不协调建筑少,8-11分;
3、现存传统建筑〔群〕局部倒塌,但“骨架〞存在,局部建筑细部保存完好,有一定时期风貌特色,周边环境有一定破坏,不协调建筑较多,4-7分;
15
word
word
3 / 13
word
定
性
评
估
4、传统建筑〔群〕大局部倒塌,存留局部结构构件与细部装饰,具有一定历史与地域特色风貌,周边环境破坏较为严重,0-3分。
word
word
5 / 13
word
定
性
评
估
7
工艺美学价值
现存传统建筑〔群〕所具有的建筑造型、结构、材料或装饰等美学价值
1、现存传统建筑〔群〕所具有的造型〔外观、形体等〕、结构、材料〔配置比照、精细加工、地域材料〕、装修装饰〔木雕、石雕、砖雕、彩画、铺地、门窗隔断〕等具有典型地域性或民族性特色,建造工艺独特,建筑细部与装饰十分精美,工艺美学价值高,9-12分;
2、建筑造型、结构、材料或装饰等具有本地域一般特征,代表本地文化与审美,局部建筑具有一定装饰文化,美学价值较高,5-8分;
3、建筑造型、结构、材料或装饰等不具备典型民族或地域代表性,建造与装饰仅表现当地乡土特色,美学价值一般,0-4分。
12
8
传统营造工艺传承
至今仍大量应用传统技艺营造日常生活建筑
1、至今日常生活建筑营造仍大量应用传统材料、传统工具和工艺,采用的传统建筑形式、风格与传统风貌相协调,具有传统禁忌等地方有典型地域性,8-10分;
2、至今日常生活建筑营造较多应用传统材料、传统工具和工艺,采用的传统建筑形式、风格与传统风貌相协调,具有传统禁忌等地方有地域代表性,5-7分;
3、至今日常生活建筑营造较少应用地域性传统材料、传统工具和工艺,采用的传统建筑形式与风格或与传统风貌一定程度上协调,营造特色有地域代表性 0-4分。
8
合计
100
word
word
6 / 13
word
二、村落选址和格局评价指标体系
类别
序号
指标
指标分解
分值标准与释义
总分为
得分
定
量
评
估
1
久远度
村落现有选址
形成年代
明清与明清以前,5分;民国,3分;新中国成立后,1分。
5
2
丰富度
现存历史环境
要素种类
古河道、商业街、公共建筑、特色公共活动场地、堡寨、城门、码头、楼阁、古树与其他历史环境要素种类。每一种得2分,总分为15分。
15
类别
序号
指标
指标分解
分值标准